[发明专利]一种Kubernetes集群网络和OpenStack网络的打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1111.5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2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伟;张晖;高传集;张东海;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55 | 分类号: | G06F9/455;H04L41/0803;H04L67/10;H04L47/10;H04L12/46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孙园园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kubernetes 集群 网络 openstack 打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Kubernetes集群网络和OpenStack网络的打通方法,属于云计算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在不改变Kubernetes集群的原有网络部署方式情况下,如何实现Kubenretes集群网络可以访问OpenStack中网络,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是通过在Kubernetes集群中配置网络控制器以及一台转发机器,将Pod的流量转发到对应的OpenStack网络中,使Kubernetes集群的Pod流量和OpenStack网络打通,进行访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计算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Kubernetes集群网络和OpenStack网络的打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云计算技术正在趋于成熟,使用部署在云上的应用及服务越来越多。管理和编排云上应用、程序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Kubernetes进行控制。Kubernetes提供了应用部署、规划、更新、维护的一种机制。而Kubernetes的部署方式一般是集群部署,通常的做法是找几台服务器组成集群来部署Kubernetes相关组件。现在为了提升硬件的利用效率,都会使用OpenStack在物理机上创建出虚拟机,再使用虚拟机进行部署。所以总体的结构如下:首先使用服务器组成集群,然后在集群中部署OpenStack,使用OpenStack创建出一些虚拟机,再然后在虚拟机上部署Kubernetes集群。然而OpenStack中的Network,也就是网络之间一般是不能联通的。假如用户在一个虚拟机上部署了自己的一些服务,想要在Kubernetes集群中访问虚拟机中这些服务是无法访问的,因为集群和虚拟机位于不同的网络中。
综上所示,在不改变Kubernetes集群的原有网络部署方式情况下,如何实现Kubenretes集群网络可以访问OpenStack中网络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Kubernetes集群网络和OpenStack网络的打通方法,来解决在不改变Kubernetes集群的原有网络部署方式情况下,如何实现Kubenretes集群网络可以访问OpenStack中网络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Kubernetes集群网络和OpenStack网络的打通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Kubernetes集群中配置网络控制器(Controller)以及一台转发机器,将Pod的流量转发到对应的OpenStack网络中,使Kubernetes集群的Pod流量和OpenStack网络打通,进行访问。
作为优选,该方法具体如下:
在Kubernetes集群中,在每一个节点上部署网络控制器,并在Pod上添加注解,实现流量的控制;
在Kubernetes集群外创建一台虚拟机作为转发机器,该转发机器与Kubernetes集群在同一个网络内;
在转发机器与Kubernetes集群所在的网络中创建网卡(Port),并将网卡绑定到转发机器中并配置相应的路由规则,同时记录网卡名称,例如eth1;其中,每一个网卡均是属于一个OpenStack网络中的网卡;
Kubernetes集群中的网络控制器将需要访问网络的Pod的流量转发到转发机器中,转发机器判断流量进入的网卡并将流量转入对应的网卡。
更优地,所述网卡的创建和绑定均是通过调用OpenStack的接口实现。
更优地,所述Pod上添加的注解包括两个,一个是表示开启访问网络功能;另一个是添加在虚拟机中绑定上的网卡名称,在这里就是eth1。
更优地,所述在Pod上添加注解后,具体如下:
获取到Pod的Ip,在Pod所在节点和转发机器上设置一条IP隧道,这两个节点通过IP隧道进行通信;
在Pod所在节点和转发机器上分别设置不同的路由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未经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1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