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垃圾无害化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1708.X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8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倪永海;倪永雪;陈晓秀;陈潘;杨毅;陈小宇;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昊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1/00;F23G5/30;F23G5/44;F23G5/46;F27D9/00;B08B3/02;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翁亚娜 |
地址: | 232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垃圾 无害化 焚烧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垃圾无害化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焚烧炉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焚烧炉在进行焚烧后,内部的清理较为繁琐的问题。所述焚烧炉安装基座机构的上端面设置有焚烧炉燃烧主体,且焚烧炉燃烧主体与焚烧炉安装基座机构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焚烧炉燃烧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耐热挡板块,所述第一金属耐热挡板块通过第一旋转铰链杆与焚烧炉燃烧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耐热挡板块内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安装螺栓块,且第一安装螺栓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螺栓块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焚烧炉燃烧主体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螺栓块外壁的两侧均设置有施力杆,且施力杆设置有四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焚烧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市垃圾无害化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焚烧碳化,以达到消毒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炉型分类可分为固定炉排炉、机械炉排炉等。为增强生活垃圾焚烧的效果,经常在焚烧中应用热分解和气化技术。炉排焚烧炉原理为:将垃圾供应到耐热铸铁的炉排上,从炉排下部通风,使垃圾燃烧。流化床焚烧炉的焚烧原理为:在塔型炉底部多孔管中通风,使其上砂层流动形成流动层,粉碎后的垃圾被投入后,在炉内与流动砂接触,从而瞬间燃烧,燃烧后的灰分被燃烧气体带到烟气处理系统。气化熔融炉的焚烧原理为:先将垃圾在450~600℃的还原性气体中热分解为可燃性气体以及以炭为主的固体残渣,然后再进行燃烧并熔融。
现有的焚烧炉在进行焚烧后,内部的清理较为繁琐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城市垃圾无害化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垃圾无害化焚烧炉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焚烧炉在进行焚烧后,内部的清理较为繁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垃圾无害化焚烧炉,包括焚烧炉安装基座机构,所述焚烧炉安装基座机构的上端面设置有焚烧炉燃烧主体,且焚烧炉燃烧主体与焚烧炉安装基座机构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焚烧炉燃烧主体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耐热挡板块,所述第一金属耐热挡板块通过第一旋转铰链杆与焚烧炉燃烧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金属耐热挡板块内部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安装螺栓块,且第一安装螺栓块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螺栓块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焚烧炉燃烧主体的内部,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螺栓块外壁的两侧均设置有施力杆,且施力杆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施力杆均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螺栓块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燃烧主体的上端面设置有高温气体输出端,且高温气体输出端的一端与焚烧炉燃烧主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高温气体输出端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连接管道,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和高温气体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高温气体输出端的一侧设置有喷淋水管道,所述喷淋水管道一端的外壁设置有加固套件。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燃烧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废料输出端管道,所述废料输出端管道的之间设置有废料搅拌机构,且废料搅拌机构与废料输出端管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焚烧炉燃烧主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金属耐热挡板块,所述第二金属耐热挡板块通过第二旋转铰链杆与焚烧炉燃烧主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金属耐热挡板块外侧的四周均设置有第二安装螺栓块,且第二安装螺栓块设置有七个,所述第二金属耐热挡板块的内部设置有观察窗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耐热挡板块和焚烧炉燃烧主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折叠杆体和第二折叠杆体,所述第一折叠杆体通过第三旋转铰链杆与第二折叠杆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杆体的一端与第一金属耐热挡板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杆体的一端与焚烧炉燃烧主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昊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昊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1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