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2149.4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马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亚伟 |
主分类号: | D06B15/00 | 分类号: | D06B15/00;D06B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蓝布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布料染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包括有:机架;干燥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用以干燥去除米浆的待烘干布料;收卷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上,进料端朝向干燥机构出料端,走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出料端朝向干燥机构进料端,拧转机构,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干燥机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拧转机构夹持住待烘干布料并且反向旋转,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拧干;揉搓摊平机构,设置于干燥机构内,对称地朝向待烘干布料方向,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揉搓和摊平;拧转力检测机构,设置于收卷料机构和走料机构上,用以检测施加于对待烘干布料的作用力。该方案解决了墩头蓝晒纱工艺的自动化问题,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染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
背景技术
“墩头蓝”,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墩头村,在明、清及解放前后一段时期,应用先进的棉纺织印染技术,生产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蓝色家机布料,是东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传统布艺之一。墩头蓝的染料是由自己种植的蓝草经过特殊工艺制成,鲜艳耐新;布料由墩头郎用棉花手纺的棉纱纺织成布,天然环保、健康舒适。
“墩头蓝”织染包括有十大制作工艺流程:
一、煮浆(墩头蓝用大锅煮米浆。淀粉是传统的主浆料之一,常用的有小麦、马铃薯、玉蜀黍、甘薯、籼米、木薯等食用淀粉,在水中随温度升高而膨胀,糊化成浆,温度降低后形成凝胶)。
二、浆纱(用煮熟的米浆去浆纱以提高其可织性的工艺过程。可织性是指经纱在织机上能承受经停片、综、筘等的反复摩擦、拉伸、弯曲等作用而不致大量起毛甚至断裂的性能)。
三、晒纱(去完浆纱用竹竿串起拿到太阳下暴晒,期间需不断用手去团、揉、搓、抹、铮,直至干燥)。
四、打纱筒(晒好的待烘干布料过纱筒进入绕锭工序,大纱锭用作织布的经纱,小纱锭做穿梭的纬纱)。
五、耕纱(大纱锭绕够64只就可以上耕纱床耕纱)。
六、过厚。
七、梳布。
八、上机。
九、织布(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或彼此浮沉的规律)
十、染布(织好的布还需经过蒸、晒,用自己种植的蓝草(蓼蓝)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染料的上色过程)。
其中的晒纱工序目的在于去除待烘干布料中多余的米浆和水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且效率低下,目前缺少相关的自动化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对待烘干布料的自动干燥,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拧转力检测机构,有效地防止拧转和揉搓对布料造成损伤,提高了产品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生产墩头蓝布的干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机架;
干燥机构,设置于机架上,用以干燥去除米浆的待烘干布料;
收卷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上,进料端朝向干燥机构出料端,用以对经过干燥的待烘干布料进行收卷;
走料机构,设置于机架上,出料端朝向干燥机构进料端,用以将待烘干布料张紧;
拧转机构,具有两个,分别设置于干燥机构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两个拧转机构能够夹持住待烘干布料并且反向旋转,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拧干;
揉搓摊平机构,设置于干燥机构内,对称地朝向待烘干布料方向,能够夹持住待烘干布料的边沿,用以对待烘干布料进行揉搓和摊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亚伟,未经马亚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有自动识别的档案管理装置
- 下一篇:电容感应装置及其工作方法、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