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铜低积累突变体lc1的突变基因OsCOPT7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2374.8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676B9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铭学;关美艳;牟仁祥;曹赵云;朱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07K14/415;C12N15/82;A01H5/10;A01H6/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地址: | 31000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积累 突变体 lc1 突变 基因 oscopt7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铜低积累突变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水稻铜低积累突变体
背景技术
铜(Copper,Cu)是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元素之一。许多研究表明,铜过量积累抑制植株的生长,并影响相关生理过程。另外,铜作为辅酶因子参与多种生化反应过程,在人体内以铜蓝蛋白和铜酶的形式存在,是生命健康所必须的微量元素。而适量的铜摄入是对居民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稻米是我国居民主要粮食,培育适用于铜污染土壤的铜低积累水稻品种意义重大。由于水稻不同品种间的铜积累能力差异明显,通过选择籽粒中铜低积累的水稻品种种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途径。
水稻籽粒中铜含量受根系对铜的吸收、转运和再分配过程的影响,且这一过程受遗传控制。近些年,一些参与水稻铜吸收、转运和韧皮部转运的基因和转运蛋白已陆续被发现。铜元素进入植物根系后,主要由重金属ATP酶(P1B-ATPase,HMA)家族转运蛋白参与其转运过程,在水稻中对应为转运蛋白OsHMA4-9。另外铁转运蛋白OsYSL1和OsYSL3、锌转运蛋白OsZIP2和OsZIP4等基因可能也参与植物对铜的转运过程。而定位于韧皮部的OsYSL16,可通过转运Cu-NA参与铜的再分配过程。CTR类高亲和铜转运蛋白(COPT)是与水稻根系对铜的吸收过程的主要参与者,然而目前少有水稻COPT家族基因及蛋白功能的研究被报道,也没有通过针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水稻铜低积累突变体
一种水稻铜低积累突变体
所述的水稻籽粒低铜积累突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3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