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非溶剂诱导相转化法制备基于聚苯并咪唑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2549.5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南文;胡旭;黄瑛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C08J5/22;C08L79/04;C25B13/08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赵禛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溶剂 诱导 转化 法制 基于 苯并咪唑 多孔 聚合物 离子交换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基于聚苯并咪唑的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在碱性水电解槽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基于聚苯并咪唑的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在80℃碱性溶液中浸泡10-72h,碱性溶液的浓度为1~50wt%;
(2)、将步骤(1)制得的碱掺杂后的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安装于碱性电解槽装置中;
所述基于聚苯并咪唑的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带有苯并咪唑结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为原料,将原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温度为5~300℃下充分搅拌0.5~24h,制得原料完全溶解的铸膜液溶液,铸膜液溶液静置脱泡处理,铸膜液溶液中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浓度为1~70wt%;
b、将步骤a制备的铸膜液溶液倾倒在无纺布基底上,或者直接倾倒在干净平整的玻璃板上,用刮刀将铸膜液溶液刮成液膜;
c、常压下,将步骤b制备的液膜浸入一种与步骤a中有机溶剂互溶而与铸膜液溶液中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不互溶的溶剂中进行凝固浴,完成液膜由液相至固相的相转化过程,制得聚合物薄膜;
d、首先,将步骤c制备的聚合物薄膜于0-100℃条件下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0.1-24小时;然后,将残留的溶剂洗去;最后,聚合物薄膜先在室温条件下干燥24小时,然后在80℃真空条件下干燥12小时,制得基于聚苯并咪唑的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其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所述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的聚合物为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式中n代表聚合度,n为10-200的正整数,重均分子量在5000-800000之间;式中R的结构为多不规则的大体积基团处于主链,-R-代表下述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苯并咪唑的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在碱性水电解槽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与有机溶剂互溶的溶剂为DMSO、DMAc、NMP、DMF或者TEP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苯并咪唑的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在碱性水电解槽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与铸膜液溶液中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不互溶的溶剂为水、醇类溶剂、酸类溶剂、醚类溶剂、脂类溶剂、脂肪类溶剂、芳香类溶剂或者杂环类溶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苯并咪唑的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在碱性水电解槽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制得的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的孔径尺寸为0.05~100nm,孔隙率为1~200%,厚度为10~5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苯并咪唑的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在碱性水电解槽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聚合物离子交换膜所掺的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氢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电解槽装置中电解液为氢氧化钾、碳酸钾、碳酸氢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纯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5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