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失语者口罩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2615.9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8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敏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尚荣美容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兴华粤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5 | 代理人: | 吴剑锋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失语 口罩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失语者口罩结构,主要结构包括表面体、透光件、限位件、过滤件以及耳挂件,其中表面体上包含有一开放区、通气区、上不通气区以及下不通气区,而透光件则是覆盖开放区,限位件设在表面体一侧并位置对应各通气区,且能围绕出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另外,过滤件可容置于容置空间内;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失语人士佩戴口罩时,可将过滤件放在容置空间内,并利用耳挂件佩戴在脸上,让失语人士的嘴型仍可通过透光件让外界人士看到,且同样可通过过滤件达到完整的防护效果,并可以重复使用、水洗,非常方便且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失语者口罩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中一般大多存在很多的细菌以及病菌,而自古以来,人们为了防止细菌以及病菌吸入口中,造成细菌感染,而引发生病等困扰,因此人们开始会使用如口罩等物品,用来将脸部的部分面部遮住。但是,随着纺织以及塑胶制造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形式的口罩在市面上出现,比如有花纹、颜色等不同,以供人们选择,甚至更区分为应用领域不同的口罩,如医疗级口罩,以防止目前当下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但口罩虽然可以提供给大多数的人们使用,不过有部分的族群却无法佩戴口罩,起因在于比如具有发音障碍的失语人士,其中一部分失语人士必须靠嘴型(唇语)来进行沟通,如果这类失语人士佩戴口罩后,因为口罩本体并未透明或有开口,在嘴型上并无法让对方了解知道,导致失语人士无法佩戴普通口罩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鉴于此种状况,各大厂商纷纷开始推出失语人士可使用的透明口罩,主要在口罩本体对应嘴部的部分是采用透明塑胶片的方式来让外界人士得以看到失语人士的嘴型,使得沟通上不会产生障碍,得以让广大的失语人士可以完全不受限佩戴口罩的影响进行沟通。
但上述透明口罩在使用时,却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需要改进:
虽然此种透明口罩得以让失语人士完全不受限普通口罩的影响进行沟通,但在细菌以及病菌的防护上,并不周全,外界的细菌以及病菌仍然会从通风处进入到失语人士的身体内,导致受到传染,且无法重复使用。
是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使用的问题与缺失,即成为本发明的发明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需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不仅可以适用于失语人士使用外,还同样具有病菌防护效果,且还能重复水洗使用的口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失语者口罩结构包括有,表面体,该表面体上包含有一开放区、多个分别位于所述开放区两侧处的通气区、一位于所述开放区远离所述通气区侧面的上不通气区、一位于所述开放区远离所述通气区以及所述不通气区侧面的下不通气区;且在开放区设有一透光件,该透光件填充覆盖在所述开放区上,且所述透光件与所述表面体相互固定结合在一起;多个分别设置于所述表面体侧面的限位件,该限位件位置对应各所述通气区,并且所述限位件分别与所述表面体之间形成有一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各所述容置空间内分别收纳有过滤件,且所述表面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耳挂件,当失语人士需要佩戴口罩时,可通过耳挂件佩挂在耳朵上,此时,嘴部位置会对应于透光件,而鼻部对应在上不通气区位置,下巴对用在下不通气区位置,两侧的脸颊位置则对应在通气区,但脸颊不会紧贴在限位件上,而会形成一个空间,让外界空气可经过过滤件后,再由鼻部或嘴部吸入人体内,如此失语人士的嘴型不止可由透光件让外界人士看到外,也可正常的呼吸,且不会让细菌或病菌进入口罩内,此外,也可在取下过滤件后,将口罩进行水洗清洁,达到重复使用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可实现针对常见的透明口罩所存在于病菌以及细菌的防护上并不周全,外界的细菌及病菌仍然会从通风处进入到失语人士的身体内,导致受到感染,且无法重复使用的问题得以突破,达到本发明如上述要达成之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尚荣美容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尚荣美容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