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串联浮充铅酸蓄电池组在线维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2663.8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7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钱礼明;杨正清;何颖梅;陈巧勇;胡巍;茅俊;崔俊杰;丁冬;钟宇峰;何小良;林昊;朱昕昱;章立新;陈胜明;郑益;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00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浮充铅酸 蓄电池 在线 维护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串联浮充铅酸蓄电池组在线维护方法,包括当铅酸蓄电池组在浮充状态时,选取偏离平均浮充电压最大的铅酸蓄电池,计算已选取铅酸蓄电池电压与平均浮充电压的压差;当出现压差大于偏离平均浮充电压设置值的第一状态时,统计第一状态的持续时长;如果持续时长达到浮充维护启动设置时间,触发对已选取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维护操作。通过对浮充电压进行纠偏维护,即对浮充电压偏低的电池进行适时补充电维护,使该节电池偏低的浮充电压趋向正常浮充电压;对浮充电压偏高的电池进行适时放电维护,使该节电池偏高的浮充电压趋向正常浮充电压;当维护无效时,采用脉冲维护策略,从而达到一定的延缓电池极板腐蚀,延长电池寿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源维护领域,尤其涉及串联浮充铅酸蓄电池组在线维护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站与通信基站机房大量使用后备电源系统,以保障停电时设备的工作。目前的后备电源系统,主要还是采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组。为了补充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备用时由于自放电引起的容量损失,在实际使用中,作为备用的铅酸蓄电池平时都处于浮充电状态。即给铅酸蓄电池二端加上一定的充电电压,使电池处于浮充电流产生的充电和自放电引起的容量损失的动态平衡状态,保持铅酸蓄电池是满容量的。
除去电池工艺、运行环境等对电池的影响外,长期浮充电压不一致是影响电池组寿命的主要因素。原因如下:单体浮充电压一般是根据电池厂家要求设定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一般在2.23~2.27V之间,过高或高低均会影响电池使用寿命。单体浮充电压对阀控电池的容量和寿命有着明显的影响,过高和过低的充电电压对极板腐蚀的影响。过高的浮充电压意味着对电池的过充,加速了正极板腐蚀并减少了电池寿命;同样,过低的浮充电压意味着对电池的欠充,加速负极板腐蚀,也减少了电池寿命。但由于充电机输出的浮充电压是恒定的,由于电池本身的不一致性,所以一组电池中必然存在单体电池浮充电压高低不一,必然存在高浮充电压或低浮充电压的情况,长期运行必将影响电池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申请提出了串联浮充铅酸蓄电池组在线维护方法,对浮充电压进行纠偏维护,防止电池在浮充状态下浮充电压偏离基准电压,延长铅酸蓄电池寿命。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串联浮充铅酸蓄电池组在线维护方法,包括:
当铅酸蓄电池组在浮充状态时,选取偏离平均浮充电压最大的铅酸蓄电池,计算已选取铅酸蓄电池电压与平均浮充电压的压差;
当出现压差大于偏离平均浮充电压设置值的第一状态时,统计第一状态的持续时长;
如果持续时长达到浮充维护启动设置时间,触发对已选取铅酸蓄电池的浮充维护操作。
可选的,所述方法包括:
当浮充维护时间内维护的铅酸蓄电池在电压压差达到平均电压的浮充维护电压截止条件内,停止维护。
可选的,所述方法包括:
若一轮浮充维护时间内维护的电池在电压压差未达到平均电压的浮充维护电压截止条件以内时,启动一轮脉冲维护。
可选的,所述方法包括:
当一轮脉冲维护后结束后,记录维护次数,其中一次维护次数包括一轮浮充维护以及一轮脉冲维护;
如果同一节铅酸蓄电池出现连续维护次数超过维护最大设置次数后,还未达到平均电压的浮充维护电压截止条件,不再对已选取的铅酸蓄电池进行维护。
可选的,所述方法包括用于对铅酸蓄电池组进行监控的铅酸蓄电池监护模块;
铅酸蓄电池组监护模块通过采集线与铅酸蓄电池组总正极总负极相连,每一节铅酸蓄电池正负两端均通过采集线与铅酸蓄电池组监护模块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6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