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供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2749.0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颖;付杨成;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40 | 分类号: | F16H61/40;F16H61/4096;F15B11/00;F15B13/02;F15B1/10;F15B21/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郑雪梅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供油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供油系统,包括泵体、第一换向阀、第一供油组件、第二供油组件及压力供给组件;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泵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供油组件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口相连通,用以供给油液给低压用油系统;第二供油组件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出口相连通,用以供给油液给高压用油系统;压力供给组件用以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高压用油系统之间的管路上,以形成高油压。本发明可切换机械油泵出口压力大小,以节省泵体的能耗,同时保证持续提供低压用油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供油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压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市场上汽车销量的不断增加,国内市场上对于匹配有自动变速箱车辆的需求同时也在不断增加,国内多数主机厂也开展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的研发。目前,各主机厂通过提高变速箱传动效率来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严苛的排放法规要求,而液压系统供油系统及润滑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该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变速箱效率的高低。
传统的自动变速箱一般通过一个机械油泵对液压系统进行供油,变速箱中液压系统的能耗主要体现在机械泵的能耗上,为了持续给系统提供液压力,油泵需要一直工作在主压力系统中,造成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供油系统,旨在解决传统的供油系统能耗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压供油系统,包括:
泵体;
第一换向阀,与所述泵体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
第一供油组件,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口相连通,用以供给油液给低压用油系统;
第二供油组件,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二出口相连通,用以供给油液给高压用油系统;以及,
压力供给组件,用以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高压用油系统之间的管路上,以形成高油压。
可选地,所述第二供油组件包括用以连通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高压用油系统的第一供油管道;
所述压力供给组件包括并联连接于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上的第一阀体,所述第一阀体用以调节所述第一供油管道上的油压。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体设置为机械滑阀,所述机械滑阀的主油口与所述第二出口相连通,所述机械滑阀的第一进口和所述机械滑阀的第二进口均与所述第一供油管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进口连接于所述第一供油管道沿进油方向的前端。
可选地,所述压力供给组件包括连通所述机械滑阀的第一进口和所述第一供油管道的第二供油管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供油管道上的第二阀体,所述第二阀体用以调节所述第一进口处的压力。
可选地,所述第二阀体设置为压力电磁阀。
可选地,所述第一供油管道靠近高压用油系统的一端设置有储能器。
可选地,所述储能器设置为气囊式储能器。
可选地,所述压力供给组件包括连通所述机械滑阀的第二进口和所述第一供油管道的第三供油管道,所述第三供油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油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供油组件包括用以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出口和所述低压供油系统的第四供油管道,且所述第四供油管道与所述机械滑阀的第一出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液压供油系统还包括卸载油路,所述卸载油路包括并联连接于所述泵体的进油口和所述泵体的出油口处的卸油管道、以及设于所述卸油管道上的卸荷阀;和/或,
所述泵体的进油管道上设置有吸入式过滤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27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尿液定量取样装置
- 下一篇:粗双布纹胶板精细化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