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车体底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3022.4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7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钟磊;陈赞平;金希红;刘永强;苏永章;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1/08 | 分类号: | B61F1/0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唐列冲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车体 底架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车体底架结构,中部地板、前端地板、防爬器安装梁和车钩安装梁的两端均与底架边梁固定连接,车钩安装梁的两端分别和中部地板、前端地板固定连接;防爬器安装梁和车钩安装梁之间通过前端过渡梁固定连接,前端过渡梁沿着纵向方向延伸;中部地板下方还固定设置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底架边梁固定连接,横梁和车钩安装梁之间通过若干个肋梁固定连接,肋梁沿着纵向方向延伸。本发明的车体底架结构具有组成零件数量少、重量轻、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强度好的特点。底架结构通过多条传力路径保证传力路径顺畅,结构刚度好,满足车辆压缩/拉伸传力及碰撞吸能需求,且有效错开转向架安装空间且保证与转向架的安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体底架结构,属于轨道车辆车体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车辆由于涉及到公共交通安全,要求作为主承载结构的车体强度好。但考虑节能,又需要各部件尽可能的轻量化。车体底架结构作为主要承载结构以及碰撞吸能的主要区域,关乎行车安全,往往结构设计的比较复杂,不利于现场生产。如何设计一个强度好,满足车辆碰撞安全需求,并且轻量化程度高、生产工艺性好的车体前端结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相关技术中,现有齿轨转向架轴距比普通转向架大,电机、齿轮集中布置于车辆中心侵占车体原缓冲梁布置空间,无缓冲梁布置空间,故无法采纳传统轨道车辆车体结构,需重新开发一种新的适用于齿轨车辆、传力路径优、强度高、轻量化程度高、生产工艺性能好的车体底架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适应齿轨车辆无缓冲梁布置空间的需求,优化底架前端结构传力路径,满足车辆传力及碰撞吸能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车体底架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车辆车体底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地板、前端地板、底架边梁、防爬器安装梁和车钩安装梁;所述中部地板、前端地板、防爬器安装梁和车钩安装梁横向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底架边梁固定连接,所述车钩安装梁在平行于纵向方向的竖直截面中呈T型结构,所述车钩安装梁在纵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中部地板的端部和所述前端地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防爬器安装梁固定设置在所述前端地板下方,所述防爬器安装梁和车钩安装梁之间通过至少两个前端过渡梁固定连接,所述前端过渡梁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所述中部地板下方还固定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架边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和所述车钩安装梁之间通过若干个肋梁固定连接,所述肋梁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
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部地板、前端地板和防爬器安装梁都围绕着车钩安装梁设置,组成零件种类数量少,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极大地提升了车体底架结构的生产工艺性,降低了生产难度;而且防爬器安装梁和车钩安装梁上受到来自于防爬器和车钩的作用力时,可以通过横梁、前端过渡梁和底架边梁多条传力路径保证传力路径顺畅,结构刚度好,满足车辆压缩/拉伸传力及碰撞吸能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边梁的下表面设置固定设置有加强纵梁,所述加强纵梁在纵向上横跨所述横梁、防爬器安装梁和车钩安装梁,且所述防爬器安装梁和车钩安装梁横向方向上的两端均与所述加强纵梁固定连接。加强纵梁可以增强车体底架端部区域的整体强度和刚度,同时满足与防爬器安装梁以及车钩安装梁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边梁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牵引座连接结构,所述牵引座连接结构位于相比于所述横梁更远离所述车钩安装梁的位置,所述牵引座连接结构用于固定连接转向架。转向架的牵引力和制动力通过该牵引座连接结构传递到底架边梁上。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座连接结构上开设有螺栓孔和位于螺栓孔之间的凹槽结构。与转向架相连的牵引座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牵引座连接结构,同时,牵引座上的凸起结构可以与该凹槽结构相配合实现纵向限位,可以实现螺栓松动之后的二次防护。
进一步地,所述底架边梁采用中空型材,且所述底架边梁的底部型材板进行加厚处理。这样可以满足牵引座连接结构的安装以及强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