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一体化净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3166.X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泰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21116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一体化 净水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净水设备,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新型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沿污水流向依次设有药剂混合反应区、分离室、中间清水池、滤池、后端清水池、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固设在药剂混合反应区的侧壁,所述药剂混合反应区的底端与分离室相通,所述分离室内部沿远离药剂混合反应区方向依次设有接触室、分离区、浮渣池,所述药剂混合反应区的侧壁设有设备进水管,所述设备进水管的侧壁设有混凝剂加药管;本发明实现水和悬浮物的分离;悬浮物通过刮渣机,刮到浮渣池,滤池是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水透过滤料,固体颗粒、细菌、胶体等为介质所截留,从而实现水与固体的进一步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化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鉴于部分工业对用水质量要求没有生活用水那么高,即对水质要求小于自来水的要求,从而一部分的工业用水的取水水源可来自非饮用水保护区的河水、湖水、水库等地水源,但是无法将上述非饮用水水源直接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因为上述非饮用水水源中存在悬浮物、固体颗粒、胶体、微生物、细菌等杂质,该类杂质的存在会影响到设备的正常生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通过对非饮用水水源进行处理,以满足工业用水水质要求的净水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非饮用水水源无法直接应用到工业生产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一体化净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一体化净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沿污水流向依次设有药剂混合反应区、分离室、中间清水池、滤池、后端清水池、溶气罐,所述溶气罐固设在药剂混合反应区的侧壁,所述药剂混合反应区的底端与分离室相通,所述分离室内部沿远离药剂混合反应区方向依次设有接触室、分离区、浮渣池,所述药剂混合反应区的侧壁设有设备进水管,所述设备进水管的侧壁设有混凝剂加药管,所述溶气罐的输出端通过溶气罐出水管连接有置于接触室内的释放器,所述药剂混合反应区的顶部设有絮凝剂加药管,所述药剂混合反应区内还设有搅拌机;所述分离室的顶部设有刮渣机,所述刮渣机上设有用于将浮渣刮至浮渣池内的刮板;所述分离室的顶端与中间清水池相通,所述滤池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布水槽、滤料、滤头,所述滤池的底端与后端清水池连通,所述后端清水池的侧壁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包括搅拌电机、转动设置在搅拌电机输出的搅拌轴、以及固设在搅拌轴侧壁的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刮渣机可滑动设置在分离室的顶部,所述刮渣机底部的刮板向分离室的内部延伸并置于分离室的上方,所述分离室的内部固设有用于对刮渣机进行限位的刮渣机挡板。
优选的,所述分离室的侧壁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延伸至分离室内部的穿孔集水主管,所述穿孔集水主管上设有多道均布的穿孔集水分管,所述穿孔集水分管远离穿孔集水主管的一端延伸至中间清水池的内部,所述穿孔集水主管和穿孔集水分管通过设备支撑管设置在分离室内壁,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管线与溶气罐相连。
优选的,所述后端清水池的侧壁设有反洗水泵,所述反洗水泵的进水端与后端清水池连通,所述反洗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延伸至滤池内部的反洗管,所述滤池内壁设有反冲洗排放槽。
优选的,所述接触室的侧壁设有接触室放空管;所述分离室的侧壁设有分离室放空管;所述浮渣池的侧壁设有浮渣放空管;所述中间清水池的侧壁设有中间清水池放空管;所述滤池侧壁设有与反冲洗排放槽位置对应的反冲洗排放管;所述后端清水池的侧壁设有后端清水池放空管。
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周侧设有设备加强筋,所述分离室的侧壁还设置有控制刮渣机移动的行程开关。
优选的,所述滤料为石英砂、无烟煤、活性炭、陶粒、钛铁矿料、石榴石卵石、碎石或其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一体化净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泰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泰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II-V器件与IV族器件的共同集成
- 下一篇:旋转设备控制系统及编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