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通用能效基准线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3169.3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1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鹤;李克成;钟鸣;陈洪银;闫华光;何桂雄;黄伟;张志刚;王旭东;霍现旭;李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4;G06Q10/06;G06Q50/06;G06F111/1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能源 系统 通用 能效 基准线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通用能效基准线确定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综合能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利用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确定综合能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效;利用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效;基于综合能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效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效确定综合能源系统的通用能效基准线;该基准线方便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营者在系统的运行阶段进行对标,评判系统实际运行时所处的能效水平,以便于对调度策略进行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域能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调度优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通用能效基准线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镇是应对全球变暖和低碳发展的载体,其承担着世界约80%的能源消耗,同时温室排放量也占全球总量的80%之上,因此,城市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规划是解决当前能源和气候问题的关键。
然而,在城市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高效规划过程中,如何对各规划方案的能源效率进行有效的衡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现有的规划方法下,经济性往往是第一规划指标而忽视系统综合能效性能,即以总投资成本或运维成本作为目标函数建立系统规划模型。但由于无法确保规划设计中的单一设备的能效与实际运行中保持一致,因此,需要一种从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角度出发,在规划设计阶段解决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基准线确定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规划阶段的系统的综合能源系统的通用能效基准线确定方法,进而为现有能源规划技术中综合能效的确定提供计算方法理论依据。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的通用能效基准线确定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综合能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
利用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确定综合能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效;
利用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效;
基于综合能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效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效确定综合能源系统的通用能效基准线。
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供能子系统、输配子系统和蓄能子系统。
优选的,所述获取综合能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包括:
采用蒙特卡洛仿真方法构建综合能源系统的仿真模型;
在综合能源系统的仿真模型中获取综合能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以及综合能源系统中各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
优选的,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包括:综合能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冷负荷数值、热负荷数值和电负荷数值;
所述供能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包括:所述供能子系统在当前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总消耗和产生的总能量;
所述输配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包括:所述输配子系统在当前采样周期内的电能供应量、热供应量和冷供应量;
所述蓄能子系统在各采样周期内的能量消耗及供应数据包括:所述蓄能子系统在当前采样周期内的电能流入量、热能流入量、冷能流入量、电能放能量、热能放能量和冷能放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1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