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4-戊烯-2-炔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3582.X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1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三宅裕树;石桥尚树;金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45/51 | 分类号: | C07C45/51;C07C47/20;C07C41/48;C07C4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权鲜枝;赵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戊烯 方法 | ||
一种制备下式(2)的4‑戊烯‑2‑炔醛的方法:CH2=CHC≡CCHO (2)该方法包括水解以下通式(1)的5,5‑二烷氧基‑1‑戊烯‑3‑炔化合物以得到4‑戊烯‑2‑炔醛(2)的步骤:CH2=CHC≡CCH(OR1)(OR2) (1)其中,R1和R2彼此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15个、优选1至8个、更优选1至4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者R1和R2可以彼此键合以形成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R1‑R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4-戊烯-2-炔醛的方法。
背景技术
鳄梨织蛾(Stenoma catenifer)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例如墨西哥、危地马拉、秘鲁、厄瓜多尔和巴西)攻击鳄梨果实的最严重害虫。例如,在南美洲的一些地区,每季喷洒杀虫剂7至11次。然而,据说仍有60%的果实受损。此原因之一是该害虫的幼虫钻入肉中,这使得很难用杀虫剂进行控制。因此,生物防治引起关注,并且认为使用性信息素是有前途的。
鳄梨织蛾的性信息素是二烯炔醛(dienynal)化合物(9Z)-9,13-十四碳二烯-11-炔醛(非专利文献1和2,在下面列出)。
现有技术列表
[非专利文献1]Jocelyn G.Millar et al,Tetrahedron Letters.2008,49:4820-4823.
[非专利文献2]Mark S.Hoddle et al,Ecology and Behavior.2009,102(4):1460-1467.
[非专利文献3]Jones.E.R.H et al,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1958,1054-1059.
发明内容
认为上述(9Z)-9,13-十四碳二烯-11-炔醛中的末端烯炔骨架可以由具有相似骨架的4-戊烯基-2-炔醛构造。例如,通过用二氧化锰在二氯甲烷中氧化4-戊烯-2-炔-1-醇来合成4-戊烯-2-炔醛(上述非专利文献3)。
但是,非专利文献3中氧化所用的二氧化锰引起很大的环境负荷。此外,氧化反应经常涉及爆炸的危险。因此,难以在工业规模上实践该方法。收率极低至30%。
在上述情况下完成了本发明,并且提供了制备4-戊烯-2-炔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没有氧化反应相关危险的情况下以工业规模进行。
作为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发现,可以通过水解5,5-二烷氧基-1-戊烯-3-炔化合物而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制备4-戊烯-2-炔醛,并因此完成了本发明。由此产生的4-戊烯-2-炔醛可用作制备二烯炔醛化合物的中间体,如(9Z)-9,13-十四碳二烯-11-炔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下式(2)的4-戊烯-2-炔醛的方法:
CH2=CHC≡CCHO (2)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水解以下通式(1)的5,5-二烷氧基-1-戊烯-3-炔化合物:
CH2=CHC≡CCH(OR1)(OR2) (1)
其中,R1和R2彼此独立地表示具有1至15个、优选1至8个、更优选1至4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或者R1和R2可以彼此键合以形成具有2至1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R1-R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5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除霜器系统的陷波器
- 下一篇:二氧化氯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