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式高温固体电储热装置穿墙套管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3900.2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邢作霞;付启桐;陈雷;姜立兵;许增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7/28 | 分类号: | H01B17/28;G06F30/17;G06F113/14;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高温 固体 电储热 装置 穿墙 套管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电容式高温固体电储热装置穿墙套管的设计方法,所述穿墙套管(1)内设有绝缘隔热层,所述绝缘隔热层内设有导电杆(4)和电容芯子(2),且电容芯子(2)包裹在导电杆(4)外,所述绝缘隔热层与电容芯子(2)和导电杆(4)间填充有浸渍绝缘介质(3);所述穿墙套管(1)与导电杆(4)间设有阻热环(5);所述绝缘隔热层包括石英外层(6)和陶瓷内层(7),且石英外层(6)和陶瓷内层(7)间设有真空腔(8),所述真空腔(8)内间隔设置有垫块(9);所述浸渍绝缘介质(3)为六氟化硫气体和环氧树脂,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绝缘设计和隔热设计两部分
绝缘设计部分,包括以下步骤:
(一)、对穿墙套管进行绝缘计算,求得电容芯子的尺寸,计算尺寸内容为:绝缘层个数n、炉内外台阶长度
a、为了提高穿墙套管的局部放电性能,选取电容式套管的最小绝缘厚度
b、根据干闪络电压下,电容芯子的炉内部分和炉外部分沿轴向的电场强度
c、选择合适的长度比值ξl,并根据“等电容,等台阶”的电容芯子各绝缘层的电容量相同原理计算出各层极板的长度
(二)、依据其绝缘设计原则,设定绝缘性能评价指标,包括电场分布均匀度、局部放电安全裕度、闪络安全裕度和外绝缘安全裕度,具体情况如下:
a、根据穿墙套管直径越大,法兰附近场强就越小,端盖附近场强就越大的特点,采用穿墙套管表面电场分布曲线
b、根据在工作电压下,穿墙套管不能发生局部放电的要求,以及在电容式套管中,电容芯子极板的边缘最容易发生局部放电的特点,选择用电容芯子极板边缘电场强度来判断是否发生局部放电,并以最大电场强度
c、根据在干试闪络电压下,电容芯子极板的轴向电场强度应小于闪络发生场强的原则,以轴向闪络场强
d、由于高温固体电储热装置穿墙套管的外绝缘为空气绝缘,套管表面电场强度值应小于空气的击穿电压,因此以空气击穿电压与套管表面电场强度的比值为外绝缘安全裕度;
隔热设计部分,包括以下步骤:
(一)、对高温固体电储热装置穿墙套管进行径向隔热计算,得到炉内套管RC热网络模型,并通过仿真来判断真空层的厚度是否合理;计算内容包括:外绝缘内径
a、根据高温固体电储热装置穿墙套管的外绝缘内径略高于电容芯子最外层半径的原则,预留出电容芯子形变距离,从而确定
b、通过电容充电原理,设定炉内温度、电容芯子最外层预期温度和加热时长,并利用真空层厚度的计算公式求得真空层各层厚度
c、套管的结构为同心圆柱结构,因此沿轴向划分微元,每一个微元都近似为同心圆环,采用同心圆柱模型来计算套管的径向传热热阻
d、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忽略导电杆的热阻和热容;石英层和陶瓷层径向热阻远大于其它部分,认为为开路;真空层的热容远小于其它部分,忽略不记,从而得到炉内套管的RC热网络简化模型;
e、通过RC热网络仿真快速得到电容芯子最外层的仿真温度,来判断其是否超过电容芯子材料的耐温温度以确定所设计真空层厚度是否合理,调整真空层厚度求得合适的真空层厚度参数;
(二)、根据阻热环的设计原理,对高温固体电储热装置穿墙套管进行阻热环隔热计算,得到阻热环的RC热网络模型,并通过仿真来判断阻热环的结构是否合理;计算内容包括:阻热环体积
a、根据阻热环的隔热原理,高温固体电储热装置穿墙套管与电热元件相连,设计阻热环的储热容量与导电杆传导的热量相等,从而通过推导得出阻热环的体积
b、选取隔热层厚度
c、计算阻热环的径向热阻和热容,其方法与外绝缘套管相同,但阻热环在传热时,存在轴向分量,该轴向分量的一部分为阻热环的热传导,通过隔热层与储热层的配合保持一定的热流量,因此还需要计算该部分轴向热阻;
d、根据传热学基本原理,忽略同一层储热层或隔热层的轴向热阻变化,将阻热环的每一层都等效为同体积圆柱,忽略斜边的影响;隔热层的径向热阻远大于其它部分,认为为开路;储热层轴向热阻小于其它部分,认为为短路;外隔热层轴向热阻远大于其它部分,认为为开路;导电杆、外隔热层的热容远小于其它部分,忽略不记,从而得到阻热环的RC热网络简化模型;
(三)、依据其隔热设计原则,设定隔热性能评价指标,包括介质最高温度和耐温安全裕度、最大温度梯度和轴向及径向温差、最大应力和轴向位移及径向位移、阻热环末端温度
a、介质最高温度表示套管运行过程中各类绝缘介质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其值不应高于其最高耐受温度;最高耐受温度与介质最高温度的比值为耐温裕度,表示套管各类绝缘介质耐温的安全裕度,根据储热装置的加热特点,其值应在1.1以上;
b、最大温度梯度用以研究绝缘介质是否因结构设计缺陷而存在传热阻碍,轴向、径向温差用以研究套管是否存在局部过热;
c、最大应力和轴向位移、径向位移为评价套管形变的指标,根据高温固体电储热装置穿墙套管的设计特点,使用最大应力判断套管是否存在局部受压过大,使用轴向位移、径向位移判断结构安全性,要求炉内外绝缘各层套管的轴向位移曲线趋势相近,末端轴向位移大小相近,径向位移曲线大小相近;
d、末端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9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