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OOSE的分布式配电方法及配电自动化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4468.9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培林;陈小军;叶广林;李春风;黄滔;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欧力配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2H7/2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侯丽燕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goose 分布式 配电 方法 自动化 终端 | ||
本发明涉及电网配电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GOOSE的分布式配电方法及配电自动化终端,本发明以相邻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依据,可直接得到两者之间的线路健康状态;在出现节点故障后,以故障发生前正常工作的供电线路开关的线路特性参数为参考变量,自动获取与转供路径对应的线路特性参数,代入预设转供条件,在进行转供时,根据预设优先级条件依次的测试转供路径,根据优先级设置优先测试更佳的转供路径,从而为配电终端配备最优的电源供应;控制连接转供路径的联络开关合闸即可简单、快速的连接到相邻配电终端,转接其它正常供电路径,进而在故障节点未修复前也可保证居民正常用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GOOSE的分布式配电方法及配电自动化终端。
背景技术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服务于城乡配电网改造建设的重要技术,配电自动化包括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的关键。近些年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因此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公众对电网配电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配电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供电结构为“配电主站、子站和馈线终端”,其中多环网馈线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负荷判断能力以及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等均由配电主站进行处理,使得配电主站运行负载过大,每时每刻都存在海量的数据等待处理,进而导致馈线终端的供电恢复时间大幅度拉长。因此,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对等通信的单个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控制方法(专利号:CN 110994786 A),在故障隔离成功后,区域各配电终端向两侧依次转发“故障隔离成功”GOOSE信号,当开关SW供电恢复充电完成且在电源侧和负荷侧单侧失压后,收到“故障隔离成功”GOOSE信号,则经过整定延时后启动开关SW合闸,完成转供电过程。但是这种单一的一级转供的故障修复方法,如果一级转供失败,则将导致当前配电终端再也无法进行线上修复供电,必须要人工现场修复,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修复难度高,给居民的正常用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OOSE的分布式配电方法及配电自动化终端,解决了现有配电技术中的故障修复手段转供逻辑单一,无法有效地对故障配电终端的供电进行恢复,导致的供电恢复效率低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OOSE的分布式配电方法,包括步骤:
S1、配电终端定时获取线路特性参数;
S2、根据所述配电终端与相邻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判断是否存在节点故障,若是则进行故障隔离;
S3、根据所述线路特性参数和预设转供条件选择转供路径,进行非故障区恢复供电。
本基础方案以相邻配电终端之间的通信状态为依据,可直接得到两者之间的线路健康状态;在出现节点故障后,以故障发生前正常工作的配电终端的线路特性参数为参考变量,自动获取与转供路径对应的线路特性参数,代入预设转供条件,智能化地选择合适的转供路径进行非故障区的恢复供电,从而减少故障修复人员工作量、提高线路故障的修复效率与精确性,进一步地提高用户用电质量。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S1包括:
S11、配电终端定时采集与其对应的线路开关的负载电流值、电压值;
S12、根据所述负载电流值、所述电压值计算得到对应的负荷电流值;
S13、判断到所述负荷电流值满足预设滑差条件时,保存所述负荷电流值。
本方案在线路正常工作时,定时地采集每一个配电终端的负载电流值、电压值,计算得到负荷电流值,并根据预设滑差条件筛选出正常且发生变化的负荷电流值,从而减少冗余数据的堆积,精确缓存未发生故障前的负荷电流值,实现了对配电终端的负荷变化进行实时的追踪记录,保证了在非故障区恢复供电时参考量的精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欧力配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欧力配网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44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