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阻尼器中减振材料组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6057.3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饶顺斌;朱全军;高政国;凌征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2 | 分类号: | G01N29/02;G01N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011***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阻尼 器中减振 材料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颗粒阻尼器中减振材料组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根据目标振动加速度,以及预设的振动加速度和堆积角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堆积角;判断预设的堆积角对照表中是否存在目标堆积角;如果堆积角对照表中不存在目标堆积角,则从堆积角对照表中确定第一堆积角;从堆积角对照表中确定出第一堆积角对应的第一颗粒物;从堆积角对照表中确定出第二堆积角;从堆积角对照表中确定出第二堆积角对应的第二颗粒物;调整第一颗粒物与第二颗粒物之间的混合比例,直至混合后的第一颗粒物与第二颗粒物对应的堆积角与目标堆积角一致时,确定颗粒阻尼器中减振材料组份。本申请利用颗粒物的堆积角确定颗粒物的组份,方法新颖,易于施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颗粒阻尼器中减振材料组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及工程振动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工业设备等的振动通常会对结构的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对结构造成损毁及人员伤亡。为了降低振动现象对房屋,大型设备等的安全风险,在建筑物或大型设备等振动荷载影响较大的结构中,设计人员通常对设计相应减振装置,减小振动响应,保障工程结构使用安全。
颗粒阻尼器是将颗粒物作为减振材料的减振装置。因为结构简单,成本低等特点,颗粒阻尼器在航空航天以及土木等领域均有广泛运用。颗粒物通过相互之间的碰撞摩擦,从而消耗振动现象的能量。不同的颗粒物因为自身的颗粒特性,对振动现象的减振效果是不同的。为了获取对特定振动现象的减振效果最佳的颗粒物的组份,需要利用实验室进行大量的颗粒物运动实验,并进行分析研究。而通过运动实验,确定减振材料组份的办法,操作复杂,周期长,实验成本高。
基于此,目前亟需一种颗粒阻尼器中减振材料组份的确定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确定减振材料的组成成分的过程中,操作复杂,实验成本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颗粒阻尼器中减振材料组份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确定对振源具有最佳抑制作用的减振材料的组成成分的过程中,操作复杂,实验成本过高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颗粒阻尼器中减振材料组份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振动加速度,以及预设的振动加速度和堆积角之间的关系,确定目标堆积角;所述振动加速度是振动现象产生的加速度;所述目标振动加速度是需要进行减振的目标振动现象产生的加速度;所述堆积角是颗粒物作为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材料,进行减振运动后形成的堆积状态的角度;所述目标堆积角是适用于所述目标振动现象的颗粒物作为颗粒阻尼器的减振材料,进行减振运动后形成的堆积状态的角度;
判断预设的堆积角对照表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堆积角;所述堆积角对照表包括颗粒物与堆积角的对应关系;
如果所述堆积角对照表中不存在所述目标堆积角,则从所述堆积角对照表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堆积角的差值最小,且小于所述目标堆积角的第一堆积角;
从所述堆积角对照表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堆积角对应的第一颗粒物;
从所述堆积角对照表中确定出与所述目标堆积角的差值最小,且大于所述目标堆积角的第二堆积角;
从所述堆积角对照表中确定出所述第二堆积角对应的第二颗粒物;
调整所述第一颗粒物与所述第二颗粒物之间的混合比例,直至混合后的第一颗粒物与第二颗粒物对应的堆积角与目标堆积角一致时,根据所述第一颗粒物、所述第二颗粒物和所述第一颗粒物与所述第二颗粒物之间的混合比例,确定颗粒阻尼器中减振材料组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实现方式中,所述堆积角对照表采用以下方法确定:
将多种颗粒物根据材质、颗粒密度以及颗粒粒径进行分组;同组中的颗粒物为同一材质,颗粒密度在同一预设范围内,且颗粒粒径在同一预设范围内的物质所组成的颗粒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