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6156.1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7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有镇;江开东;孙丰涛;谢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霍文娟 |
地址: | 51904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继电器的粘连,待测继电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动力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端与动力电池的负极电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电压采集电路,用于与第一端电连接,用于采集第一电压信号;第二电压采集电路,用于与第二端电连接,用于采集第二电压信号,第二电压采集电路与第一电压采集电路相同;报警器,分别与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和第二电压采集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发出告警信息。在待测继电器断开后,该检测装置采集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进行比较,来确定待测继电器是否粘连,从而发出告警信息,相比于辅助触点易失灵,提高了检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继电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高压开关普遍采用大功率继电器或者称为接触器,继电器在开关闭合或者断开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弧或者粘连的情况。如果出现此情况,会造成继电器寿命缩短或者无法断开,给系统造成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做好继电器粘连检测,及时发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带辅助触点和不带辅助触点的继电器,带辅助触点的可以检测继电器是否发生粘连,但稳定性不高,价格也比较贵。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背景技术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继电器粘连检测不稳定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继电器的粘连,所述待测继电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动力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压采集电路,用于与所述第一端电连接,用于采集第一电压信号;第二电压采集电路,用于与所述第二端电连接,用于采集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相同;报警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和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发出告警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第一分压电路,包括多个第一分压电阻,多个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依次串联,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压采集端,与第一连接线路电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第一连接线路为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线路。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第二分压电路,包括多个第二分压电阻,多个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依次串联,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压采集端,与第二连接线路电连接,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所述第二连接线路为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之间的连接线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上电电路,包括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与蓄电池的正极电连接;参考电路,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蓄电池的负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报警器包括:模拟数字转换器,与所述第一电压采集端和所述第二电压采集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和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分别转换为第一电压值和第二电压值;处理器,与所述模拟数字转换器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值和所述第二电压值发出告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银隆电器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1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座推送与分脚装置
- 下一篇:钢渣复合纤维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