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除螨的医用防护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6222.5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8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郑佳丹;张泽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27/28;B32B5/0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医用 防护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除螨的医用防护面料,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内部设置贴身层(2);
所述贴身层(2)包括防静电层(21)、耐磨层(22)和抗菌层(23),耐磨层(22)下方连接抗菌层(23),抗菌层(23)下方连接防静电层(21),基层(1)的上方设置透气层(3),透气层(3)外部均包覆有阻燃层(4),阻燃层(4)与身体不贴合的一面上覆盖有复合层(5);
所述复合层(5)由第一经纱(51)、第一纬纱(52)、第二经纱(53)和第二纬纱(54)组成,第一经纱(51)、第一纬纱(52)、第二经纱(53)和第二纬纱(54)交错编织,且所述的第一经纱(51)和第一纬纱(52)相互垂直,第二经纱(53)和第二纬纱(54)相互垂直,所述复合层(5)的上方连接防水层(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螨的医用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21)中混纺的纱线分别由高强度的抗电纤维和真丝制成,且防静电层(21)内的真丝经过静电预处理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螨的医用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23)内设抗菌助剂,抗菌助剂通过高温迁移到基层(1)与肌肤连接处的小孔间隙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螨的医用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22)中的弹性涤纶、羊毛和棉织物混纺后加入碳素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螨的医用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纱(51)和第一纬纱(52)与第二经纱(53)和第二纬纱(54)相交点重合,第一经纱(51)与第二经纱(53)之间的夹角为4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螨的医用防护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层(4)由羊毛、聚芳噁二唑纤维和导电纤维按质量百分比7:2:1混纺,并且由阻燃剂浸染后交错纺织而成的构件。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螨的医用防护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高强度的抗电纤维和真丝混纺成纱线,将纱线编织成防静电层(21),且防静电层(21)内的真丝纺织前经过静电预处理过;
步骤二:选择弹性涤纶、羊毛和棉织物混合纺织后在混织物内加入碳素制成耐磨层(22);
步骤三:通过将纤维通过机器压制,将其表面压出多个凹槽,将抗菌助剂填缝在凹槽内得到抗菌层(23);
步骤四:将防静电层(21)、抗菌层(23)和耐磨层(22)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将三层压制成贴身层(2);
步骤五:选择基层(1)的纱线后,编织成一层平摊的面料后,将贴身层(2)缝制在基层(1)的内部的夹层内,贴身层(2)上覆盖基层(1);
步骤六:将羊毛、聚芳噁二唑纤维和导电纤维按质量百分比7:2:1混纺,得到的混织物由阻燃剂浸染后成阻燃层(4),且阻燃层(4)通过纤维交织的方式与复合层(5)内的经纱和纬纱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螨的医用防护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步骤六,阻燃层(4)内羊毛所占比例为20-80%,聚芳噁二唑纤维所占比例为79-19%,导电纤维占1%,羊毛和聚芳噁二唑纤维并列与导电纤维缠绕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2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