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水高弹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6281.2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廖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柔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31 | 分类号: | D06M15/31;D06M11/46;D06M10/00;D06M14/04;D06M14/12;C08F220/14;C08F220/48;C08F220/56;C08F220/18;C08F220/32;D06M101/06;D06M101/3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2 | 代理人: | 郑隽;吴婷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水 纺织 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水高弹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40‑50份棉纤维,40‑60份纤维素纤维,20‑30份聚酯型氨纶纤维,10‑20份荨麻纤维,10‑15份耐水聚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本发明通过添加聚酯型氨纶,并进行耐水聚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制备得到的面料弹性好,在面料发生水解后能够重新将分子量连接起来,耐水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水高弹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面料现如今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穿着当中,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纺织面料市场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消费者观念不断更新,对纺织面料的用处不单单是耐穿耐用,而更多的追求精神层次的享受,尤其是对纺织服装的功能、质感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棉纤维等植物纤维制成的面料柔软舒适、透气性好,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但是其弹性不高,可变形量小,不能满足多种环境下使用穿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目前纺织面料弹性不高,可变形量小,不能满足多种环境下使用穿着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耐水高弹纺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水高弹纺织面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40-50份棉纤维,40-60份纤维素纤维,20-30份聚酯型氨纶纤维,10-20份荨麻纤维,10-15份耐水聚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
本发明以棉纤维、纤维素纤维和荨麻纤维为原料,通过添加聚酯型氨纶纤维,制备得到的物料具备较高的弹性,扩大了面料应用范围,但是,发明团队发现,聚酯型氨纶纤维中的分子链中含有酯基,然而酯基容易水解,同时,水解产生的羧酸又能够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导致面料的耐水性能下降,因此,为了解决高弹面料耐水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对制备得到的坯布采用耐水聚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其耐水性能,防止其水解,得到了耐水高弹的纺织面料。
作为优选,所述耐水聚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的制备步骤为:
S1:将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置于水中,在40-50℃下搅拌20-30min,得到预乳液;
S2:将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和丙烯酰胺加入至预乳液中,在70-80℃下搅拌10-15min,随后加入过硫酸铵,搅拌保温2-3h后,用10-20wt%的氨水调节pH至7-7.5,加入二氧化钛耐水颗粒,搅拌均匀,制备得到耐水聚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
作为优选,所述耐水聚丙烯酸酯织物整理剂各原料的质量份数为:3-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2-5份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0份水,15-20份丙烯酸丁酯,35-4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5份丙烯腈,5-10份丙烯酰胺,1-2份过硫酸铵,1-3份二氧化钛耐水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二氧化钛耐水颗粒的制备步骤为:
A:在20-30份醋酸/醋酸酐混合液中加入3-5份四氯化钛,随后在110-130℃下加热回流至生成白色沉淀,随后再次加入15-20份醋酸/醋酸酐混合液,继续加热至酸挥发彻底,过滤洗涤干燥后,将沉淀物溶于无水乙醇中,在200-210℃下搅拌反应6-12h,洗涤后在70-90℃下烘干制备得到二氧化钛颗粒;
B:将二氧化钛颗粒置于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中,得到氨基改性二氧化钛;
C:将纳米氧化锌颗粒置于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醇溶液中,得到氨基改性氧化锌颗粒;
D:将10-15份氨基改性二氧化钛浸没至聚碳化二亚胺中搅拌6-12h,得到聚碳化二亚胺填充二氧化钛,随后将其分散于15-20份二甲基甲酰胺中,并加入3-5份氨基改性氧化锌颗粒和0.1-0.2份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在60-70℃下反应5-7h,过滤、干燥制备得到二氧化钛耐水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柔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柔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电动摩托车车架总成
- 下一篇:一种哺光仪数据智能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