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排泥自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6972.2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8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洁;王哲晓;肖波;杨治清;杜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30 | 分类号: | B01D21/30;C02F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沈成金 |
地址: | 61004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自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排泥自控系统,包括密封壳体、温控自动排泥系统、疏泥系统控制系统,密封壳体内设置有温控自动排泥系统,温控自动排泥系统包括若干沿密封壳体内壁的高度方向等间距安装的温度传感器,疏泥系统包括壳体疏泥装置和管道疏泥装置,密封壳体内设置有壳体疏泥装置,密封壳体的一侧连通有排泥管和备用排泥管,排泥管上设置有管道疏泥装置,排泥管上设置有排泥阀,备用排泥管上设置有备用排泥阀。通过温控自动排泥系统检测污泥的堆积高度,当其中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存在温度差异时,表明污泥的高度位于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从而使污泥的堆积高度可视化,从而通过温度差异实现自动排泥操作,有效的避免了污泥的堆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视化排泥自控系统。
背景技术
排泥是污水处理领域常见的操作环节之一,当水处理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泥量到达一定限度,则需要向外排放。目前的排泥方式主要采用人工监视排泥和自控排泥2种,其中人工排泥劳动强度相对较大,且排泥时间、泥量把控不足,人为影响因素较多,对出水水质有较大影响。而自控系统,目前普遍采用时间控制的方法进行周期性排泥,虽然节省了人力劳动,但进水悬浮物含量是波动变化的,导致产泥量也在不断变化,仍然存在排泥量控制难、无法实现精准排泥的问题;也有使用光学传感的原理,将传感器放置于水中,通过检测某区域的污泥浓度变化来控制排泥,但该方法存在易受水流波动的影响,同时一定时间后传感器会结垢或被微生物附着,影响信号反馈,导致排泥不稳定。因此,准确控制设备内部的泥水浓度,对出水水质的保障、降低人力劳动强度及运维成本等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同时污泥容易对设备造成堵塞,从而对设备的排泥造成影响,造成设备堵塞有三种原因,一、污泥在设备的底部结垢,从而导致污泥难以从排泥管排出,造成设备的堵塞;二、污泥堵塞在排泥管中,从而导致污泥在设备中堆积,造成设备的堵塞;三、污泥堵塞在排泥管上的排泥阀内,造成排泥阀的堵塞或者损坏,导致排泥阀不能正常打开,从而导致污泥在设备内堆积,造成设备的堵塞,而现有技术不能对堵塞的设备进行疏通,堵塞时需要关闭设备,然后工人进行逐一检查,确定堵塞位置,最后对堵塞位置进行疏通,此疏通技术大大降低了疏泥效率,提高了人工成本,同时由于人工检查和疏通的时间较长,需要较长时间的关闭污水处理设备,严重影响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视化排泥自控系统,通过污泥与污水的温度差异得到污泥的堆积情况,根据反馈的污泥情况进行自动排泥,同时能对设备进行疏泥操作,有效的解决了设备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视化排泥自控系统,包括密封壳体、温控自动排泥系统、疏泥系统控制系统,所述密封壳体内设置有温控自动排泥系统,所述温控自动排泥系统包括若干沿所述密封壳体内壁的高度方向等间距安装的温度传感器;
所述疏泥系统包括壳体疏泥装置和管道疏泥装置,所述密封壳体内设置有所述壳体疏泥装置,所述壳体疏泥装置用于对所述密封壳体内底部的污泥进行疏通,所述密封壳体的一侧连通有所述排泥管和备用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所述管道疏泥装置,所述管道疏泥装置用于对所述排泥管内的污泥进行疏通,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有排泥阀,所述备用排泥管上设置有备用排泥阀;
所述密封壳体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进水管上连通有旁通管,所述旁通管上设置有旁通阀;
所述进水阀、旁通阀、排泥阀、备用排泥阀、温控自动排泥系统和疏泥系统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当相邻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存在温度差异时,表明污泥的高度位于两个温度传感器之间,从而使污泥的堆积高度可视化,在控制系统上设置污泥排放的临界高度值和设备堵塞的临界高度值,当污泥的高度到达污泥排放的临界高度值时进行排泥操作,当污泥的高度到达设备堵塞的临界高度值时进行疏泥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疏泥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密封壳体的内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9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