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多胎性状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7183.0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93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峰;张立春;李信涛;海龙;李旭业;郭立宏;姜明生;王嘉厚;吴宪;郝彩虹;杜军;吕雄杰;孙继权;穆文利;王锋;尤海洋;李莉;郭文凯;杨淑萍;刘丽秋;刘秀玲;王佳;王宇;董扬;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辽宁共智律师事务所 21260 | 代理人: | 张军贵 |
地址: | 161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性状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小尾寒羊BMP2基因上与多胎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以及该方法在提高绵羊繁殖性能以及多胎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所述分子标记为BMP2基因外显子2第76位的多态性位点,记作C76T。经统计分析可知,分子标记C76T与多胎性状显著相关,且等位基因T具有明显的加性效应。因此,在繁殖培育绵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该SNP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繁殖力高的CT型或TT型个体,从而加速绵羊繁殖性能的育种进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育种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小尾寒羊BMP2基因与多胎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以及该方法在提高绵羊繁殖性能以及多胎品种培育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繁殖性能是绵羊的重要经济性状,尤其是在当今绵羊育种方向从过去的单一毛用、毛肉兼用向肉毛兼用或肉用的转移过程中,追求较高的产羔率以及较多的胎产羔数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绵羊的繁殖性能高低主要受多胎性、受胎率和成活率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多胎性的变量最大。绵羊属单胎哺乳类动物,但某些绵羊品种却具有稳定的多胎性能,如中国的湖羊、小尾寒羊以及澳洲的Booroola美利奴羊、芬兰兰德瑞斯羊、罗曼诺夫羊等品种。但由于绝大多数绵羊品种产单羔,少数双羔,这极大地影响了母羊胎产羔数这一绵羊生产最重要的繁殖指标。通过对多胎性的研究,可大大提高繁殖性能,进一步提高养羊业的经济效益。然而,多胎性是一个复杂的性状,受基因、年龄、季节和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多胎性需要采用繁殖学、环境卫生条件、饲养管理条件、育种的杂交选择和基因工程等研究手段。
DNA分子标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绵羊多胎性状的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关于绵羊产羔性状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人员陆续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受体1B (BMP receptor 1B, BM-PR1B)、骨形态发生蛋白15 (BMP15)以及生长分化因子9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 GDF9)等基因是影响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上述3 个基因都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 TGF-β)超家族最大的亚家族BMP 家族中的重要基因。BMP家族广泛作用于绵羊卵巢细胞(卵泡, 黄体, 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并通过旁/自分泌对卵泡发育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在绵羊多胎性主效基因或DNA分子标记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被认为是提高绵羊繁殖力最具应用前景的育种改良方法。由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不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且没有性别、年龄的限制,可早期进行选择,因而能够缩短世代间隔,提高选择强度,进而提高选择效率和准确性。
小尾寒羊是我国肉毛兼用型绵羊品种,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强、性能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的特点,被国家定为名畜两种。小尾寒羊一般2年可生3胎,每胎3-4只,多的可达7-8只,属于典型的具有多胎性状的绵羊品种,因此被广泛用于多胎性状的研究。目前,尚未有研究报道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存在与小尾寒羊多胎性相关的分子标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绵羊多胎性状分子标记及其在品种培育中的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小尾寒羊BMP2基因与多胎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所述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以及该方法在提高绵羊繁殖性能以及多胎品种培育中的应用。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与绵羊多胎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其对应于BMP2基因的SNP位点;进一步地,所述SNP位点具体为BMP2基因外显子2第76位的多态性位点。进一步地,所述分子标记的SNP位点如SEQ ID NO:1所示,其中第76位核苷酸为C或T,记作C76T;
进一步地,所述绵羊为小尾寒羊;
进一步地,所述BMP2基因为GenBank登录号NC_040264.1所示(Gene ID:10111768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71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薄膜热合机
- 下一篇:一种选育优质肉羊的分子生物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