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预充电电容器的光伏直流断路器抑弧拓扑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7256.6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2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姚芳;孟德芳;苏云翔;唐圣学;赵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J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3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充电 电容器 直流 断路器 拓扑 | ||
1.预充电电容的光伏直流断路器抑弧拓扑,其特征在于,整个拓扑包含触头P1-P4、电压检测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缓冲执行电路;
电压检测电路、驱动控制电路、缓冲执行电路的具体组成和连接关系如下:
(1)电压检测电路由限流电阻R1、光电耦合器T1、KM常闭触点以及电阻R6、光电耦合器T2组成,用来检测并判断开断过程中断路器P1-P2和P3-P4两对触头电压,控制抑弧电路工作;
P1触头连接R1,R1通过T1控制端连接KM常闭触点,KM常闭触点连接P2触头;P4触头连接R6,R6通过T2控制端连接P3触头;
(2)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直流电源Vcc1和Vcc2、光电耦合器T1和T2、按钮SB、电磁继电器KM、限流电阻R2、R3、R5和R7以及驱动电容C1和C2;
KM常开触点并联在T1受控端两端,Vcc1连接T1受控端,T1受控端连接按钮SB一端,SB另一端连接两条支路,一条连接KM线圈并接地GND1,另一条支路通过电压检测电路中KM常闭触点连接R2和R3的公共端,R2和R3各自的另一端与C1连接,R3和C1的公共端连接缓冲执行电路中IGBT管T4的源极,R2和C1的公共端连接T4的门极,以上描述实现P1-P2触头上驱动控制部分的连接;
Vcc2连接T2受控端,T2受控端连接R5和R7的公共端,R5和R7各自的另一端与C2连接,R7和C2的公共端连接缓冲执行电路中IGBT管T5的源极,R5和C2的公共端连接T5的门极,T5的漏极连接T2中二极管阳极,以上描述实现P3-P4触头上驱动控制部分的连接;
驱动控制电路通过光电耦合器T1和T2受控端支路钳制P1-P2和P3-P4触头电压为零,驱动电容C1和C2获得电压以驱动缓冲执行电路中T4和T5导通,为抑弧电路放电回路提供通道;
(3)缓冲执行电路包括预充电电容C3、充电限流电阻R4、续流二极管T3和带反并联二极管的IGBT管T4和T5;
C3一端连接T4漏极,C3另一端连接R4的一端和T3的阴极,R4另一端和T3的阳极接成公共端并接地GND2;
缓冲执行电路通过电容电压的不可突变性使断路器分断到极限距离时保证断路器触头电压低于燃弧电压,实现断路器快速灭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72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