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飞行器用仿生扑翼拍动及扭转组合运动的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7626.6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贺媛媛;赵辛敉;郭士钧;韩慧;谢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33/02 | 分类号: | B64C33/02;B64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王民盛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飞行 器用 仿生 拍动 扭转 组合 运动 传动 装置 | ||
1.微型飞行器用仿生扑翼拍动及扭转组合运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传动机构(2)和扑翼主结构(3);
所述支撑杆(1)垂直安置,其底部固连于微型飞行器的机身,其中部和顶端分别与传动机构(2)和扑翼主梁(301)连接;
传动机构(2)包括上套管(201)、下套管(202)、驱动杆(203)、Γ型连杆(204)和限位绳(205);所述上套管(201)通过套接轴承套接于支撑杆(1)顶部,使上套管(201)能够绕支撑杆(1)自由转动;所述下套管(202)套接于支撑杆(1)中部,在驱动器的作用下,下套管(202)能够沿支撑杆(1)上下滑动,并同时通过套接轴承使下套管(202)能够绕支撑杆(1)自由转动;所述驱动杆(203)一端与下套管(202)固连,另一端与Γ型连杆(204)铰接,被下套管(202)带动的同时带动Γ型连杆(204)运动;所述Γ型连杆(204)的折角γ即两段杆之间的夹角;所述Γ型连杆(204)的折角γ根据扑翼拍动模式设计而定,其上端与扑翼主肋(303)一端通过销钉铰接,并在折点处粘贴垫片;所述限位绳(205)上端与主肋连接,下端与Γ型连杆(204)折角处圆环连接;扑翼上拍阶段Γ型连杆(204)的顶端推动扑翼主肋(303)的前端向上运动,使扑翼主梁(301)绕其轴心转动,直至垫片与扑翼主梁(301)相碰,此过程限位绳(205)松弛不做约束;扑翼下拍阶段首先Γ型连杆(204)的顶端拉动扑翼主肋(303)前端向下运动直至限位绳(205)绷直,达到最大反向扭转角后扑翼下拍;
扑翼主结构(3)包括扑翼主梁(301)、扑翼外梁(302)、扑翼主肋(303)、扑翼副梁(304)和翼膜(305);所述扑翼主梁(301)前端通过球铰与上套管(201)一侧连接;所述扑翼主肋(303)垂直穿过扑翼主梁(301)内段的中心,使扑翼主肋(303)能够绕自身轴向转动,并与翼面在同一平面上;翼膜粘接在扑翼主梁(301)外段和扑翼副梁(30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飞行器用仿生扑翼拍动及扭转组合运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使Γ型连杆(204)在运作过程中保持竖直状态,扑翼主梁(301)与驱动杆(203)的长度比在1.2-1.5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飞行器用仿生扑翼拍动及扭转组合运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使翼面有足够的升力,扑翼外梁(302)与扑翼主梁(301)的长度比在4-5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飞行器用仿生扑翼拍动及扭转组合运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控制上拍过程的攻角在合理范围,所述Γ型连杆(204)的折角γ在110-130度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飞行器用仿生扑翼拍动及扭转组合运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连杆均采用高刚度、强度/质量比的材料制作,轴承及铰接部件材料采用金属材料;翼膜材料采用PVC。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飞行器用仿生扑翼拍动及扭转组合运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刚度、强度/质量比的材料为碳纤维 复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微型飞行器用仿生扑翼拍动及扭转组合运动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下套管(202)在驱动器的作用下沿支撑杆(1)由底点向上滑动时,与下套管(202)连接的驱动杆(203)及Γ型连杆(204)被向上推动,从而推动扑翼上拍,整个上拍运动过程分为扭转和拍动两个步骤;扭转步骤为:Γ型连杆(204)的顶端推动扑翼主肋(303)的前端向上运动,使扑翼主梁(301)绕其轴心转动,直至Γ型连杆(204)的折点接触到位于其上方的扑翼主梁(301)内段使转动受到制约,达到最大扭转角,转角幅度由Γ型连杆(204)的折角确定,此时,扑翼处于大攻角状态;拍动步骤:Γ型连杆(204)通过顶端和折点推动扑翼主梁(301)绕上套管(201)的铰点向上运动,拍动的幅度由下套管(202)向上滑动的幅度确定;在扑翼上拍运动过程中限位绳(205)始终处于松弛状态不对运动做任何约束;
当下套管(202)在驱动器的作用下沿支撑杆(1)由顶点向下滑动时,与下套管(202)连接的驱动杆(203)及Γ型连杆(204)被向下拉动,从而拉动扑翼主梁(301)的下拍运动分为扭转和拍动两个步骤;扭转步骤为:Γ型连杆(204)的顶端拉动扑翼主肋(303)的前端向下运动,使扑翼主梁(301)绕其轴心转动,转向与上拍时相反,此时Γ型连杆(204)的折点与其上方的主梁内段脱离拉开距离,直至限位绳(205)绷直使转动受到制约,达到最大反向扭转角,此时,Γ型连杆(204)与绷直的限位绳(205)呈Y字形,扑翼处于小攻角或负攻角状态,转角根据扑翼拍动模式要求由限位绳(205)的长度确定;拍动步骤:扑翼主梁(301)在Γ型连杆(204)和限位绳(205)的拉动下绕上套管(201)的铰点向下运动,拍动幅度由下套管(202)向下滑动的幅度确定;在下拍过程中限位绳(205)处于绷直紧状态,使扑翼保持在小攻角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762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办公室用空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