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合成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7843.5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1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福冈拓也;本乡勇治;铃木千寻;富田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M13/272 | 分类号: | D06M13/272;D06M13/292;D06M13/224;D06M13/252;D06M15/53;D06M13/364;D06M13/328;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刘小峰;宋薇薇 |
地址: | 日本国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纤维 用处 | ||
1.一种可经受高热处理的合成纤维纺丝工序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平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下述式(1)所示的烯烃磺酸化合物:
R1-CH=CH-CH2-SO3M1 (1)
式(1)中,
R1:碳数3~21的烃基,
M1:氢原子、碱金属、铵、鏻或有机胺盐,
若将所述平滑剂、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所述烯烃磺酸化合物的含有比例的总和设为100质量%,则以0.01~10质量%的比例含有所述烯烃磺酸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经受高热处理的合成纤维纺丝工序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的R1为碳数7~17的烃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经受高热处理的合成纤维纺丝工序用处理剂,进一步含有磷酸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化合物至少包含选自下述式(2)所示的磷酸酯Q1、下述式(3)所示的磷酸酯Q2及下述式(4)所示的磷酸酯Q3中的1种以上,在对于合成纤维纺丝工序用处理剂添加过量的碱的前处理即碱过中和前处理的所述可经受高热处理的合成纤维纺丝工序用处理剂的P核NMR测定中,当将归属于所述磷酸酯Q1、所述磷酸酯Q2、所述磷酸酯Q3、磷酸及其盐的P核NMR积分比例的总和设为100%时,归属于所述磷酸酯Q1的P核NMR积分比例为15%以上,
式(2)中,
R2:碳数4~24的烷基或碳数4~24的烯基,
R3:碳数4~24的烷基或碳数4~24的烯基,
M2:氢原子、碱金属、铵、鏻或有机胺盐;
式(3)中,
R4:碳数4~24的烷基或碳数4~24的烯基,
R5:碳数4~24的烷基或碳数4~24的烯基,
M3:氢原子、碱金属、铵、鏻或有机胺盐,
M4:氢原子、碱金属、铵、鏻或有机胺盐;
式(4)中,
R6:碳数4~24的烷基或碳数4~24的烯基,
M5:氢原子、碱金属、铵、鏻或有机胺盐,
M6:氢原子、碱金属、铵、鏻或有机胺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经受高热处理的合成纤维纺丝工序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化合物包含所述磷酸酯Q1和所述磷酸酯Q2,当将归属于所述磷酸酯Q1、所述磷酸酯Q2、所述磷酸酯Q3、所述磷酸及其盐的P核NMR积分比例的总和设为100%时,归属于所述磷酸酯Q2的P核NMR积分比例为5~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经受高热处理的合成纤维纺丝工序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滑剂含有具有支链的酯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经受高热处理的合成纤维纺丝工序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含有下述式(5)所示的羟基烷烃磺酸化合物,
R7-CH2-SO3N7 (5)
式(5)中,
R7:碳数5~23的羟烷基,
M7:氢原子、碱金属、铵、鏻或有机胺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经受高热处理的合成纤维纺丝工序用处理剂,其特征在于,若将所述烯烃磺酸化合物及所述羟基烷烃磺酸化合物的含有比例的总计设为100质量份,则以40~75质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烯烃磺酸化合物以及以25~60质量份的比例含有所述羟基烷烃磺酸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本油脂株式会社,未经竹本油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784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成纤维用处理剂及合成纤维
- 下一篇:电磁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