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7943.8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4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古木真;吉野进;三枝浩;吉田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5/03 | 分类号: | C09D5/03;C09D133/12;C09D167/00;C09D7/61;C09D7/6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志楠;褚瑶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浸渍 涂布用 粉末涂料 | ||
本发明涉及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本发明提供的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的体积平均粒径D50v为5μm以上20μm以下;利用粉体流变仪,使用截面积的容器,在旋转桨叶的叶尖速度为100mm/秒、旋转桨叶的进入角度为‑5°、通气流量为20ml/min的条件下测定的通气流动能量AE为5mJ以上且小于100mJ。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
背景技术
下述流动浸渍涂布法(流化浸渍涂布法)是众所公知的,该方法中,从存储有粉末涂料的流动槽(流化槽)的底部供给空气,将被涂布物浸渍在流动状态的粉末涂料中,从粉末涂料中取出后,对附着于被涂布物的粉末涂料的膜进行加热,形成涂布膜。
例如,日本特开2001-234112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其包含聚烯烃系树脂粉末、无机粉末以及金属皂粉末,中位粒径为90~160μm,堆比重为0.35~0.50g/ml,并且安息角为20~35度”。
发明内容
但是,利用流动浸渍涂布法难以形成薄的涂布膜。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与体积平均粒径D50v大于20μm或者气流动性能量为100mJ以上的情况相比,本发明的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能够利用流动浸渍涂布法形成薄的涂布膜。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其中,该粉末涂料的体积平均粒径D50v为5μm以上20μm以下;通气流动能量AE为5mJ以上且小于100mJ,该通气流动能量AE是利用粉体流变仪,使用截面积的容器,在旋转桨叶的叶尖速度为100mm/秒、旋转桨叶的进入角度为-5°、通气流量为20ml/min的条件下测定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体积粒度分布指标GSDv为1.15以上1.40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上述体积粒度分布指标GSDv为1.15以上1.25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将该涂料存储于流动槽(流化槽)中,从上述流动槽的底部以上述底部的单位面积的平均通气速度为5mm/min以上10mm/min以下的条件导入空气时,上浮率(浮上率)为10%以上20%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该粉末涂料具有粉体颗粒以及外添于上述粉体颗粒的外部添加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案,上述外部添加剂为疏水性外部添加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案,上述外部添加剂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nm以上30nm以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第1、5、6或7的方案,提供一种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与体积平均粒径D50v大于20μm或者气流动性能量为100mJ以上的情况相比,该方案的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能够利用流动浸渍涂布法形成薄的涂布膜。
根据上述第2或3的方案,提供一种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与粉末涂料的体积粒度分布指标GSDv大于1.40或大于1.25的情况相比,该方案的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能够利用流动浸渍涂布法更稳定地形成薄的涂布膜。
根据上述第4方案,提供一种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与将该粉末涂料存储于流动槽中,从流动槽的底部以平均通气速度为5mm/min以上10mm/min以下的条件导入空气时,上浮率大于20%的情况相比,该方案的流动浸渍涂布用粉末涂料能够利用流动浸渍涂布法更稳定地形成薄的涂布膜。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利用粉体流变仪进行的流动性能量的测定方法的图。
图2为示出利用粉体流变仪得到的垂直负荷与能量梯度的关系的图。
图3为用于说明粉体流变仪中使用的旋转桨叶的形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79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