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在线视觉检测系统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8598.X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彦麒;马樱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45/76 | 分类号: | B29C45/76;B29C45/80;B29C45/17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麻艳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注塑 在线 视觉 检测 系统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在线视觉检测系统及其设备,包括挤压装置、监控装置、联网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挤压装置被配置为对挤压料进行挤压;所述监控装置对所述挤压装置的挤压过程进行监控并把所述监控的过程与所述控制器进行传输;所述联网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监控装置的监控和所述挤压装置的加工进行数据链路的传输。本发明通过采用所述感磁板还被构造为对挤压产品进行质量的监控,即:通过所述感磁板对所述产品进行检测,并与存储所述数据库中的图片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挤压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在线视觉检测系统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注塑、吸塑、吹塑、压铸行业精密昂贵的模具因为成型产品未完全取出及金属等精密插件PIN针未插放到位时,在关闭模具后极易损坏模具,造成停产维修等重大损失。
如CN100363167C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混炼挤压筒机构,注塑机注塑前无法对模具的进行检测分析,影响模具寿命及产品质量,注塑系统注塑时无法检测分析模具状况,不能保护模具及确保产品质量。另一种典型的如WO2012056505A1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注塑成型和注射成型方法的塑化螺杆,对模具监视保护器行业都是把相机固定安装在模具外部,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角度偏移很大,视觉畸变很大,拍不到模具的全貌,有很多视觉死角根本拍不到,特别是滑块、斜顶等模具易损坏的关键部位很难拍到检测到,起不到保护的功效;同时监视器与模具距离太远,拍的图像模糊,检测保护效果差。再来看如JP2015080851A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注塑成型设备及方法,物料通过主流道直接冲击模腔,造成模腔受到高温高压的冲击,随着时间推移,模腔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物料的堆积密度和喷射物料的力度都会严重影响成型模具的质量。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模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监管、监视器和模具的位置设置不佳、无法挤压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挤压力度过大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注塑生产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在线视觉检测系统及其设备。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注塑在线视觉检测系统及其设备,包括挤压装置、监控装置、联网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挤压装置被配置为对挤压料进行挤压;所述监控装置对所述挤压装置的挤压过程进行监控并把所述监控的过程与所述控制器进行传输;所述联网装置被配置为对所述监控装置的监控和所述挤压装置的加工进行数据链路的传输。
可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本体、挤压杆、模型腔、存储箱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挤压杆设置在所述模型腔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挤压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所述挤压杆的另一端朝向所述模型腔伸出,所述模型腔的正上方设有监控空腔,所述监控空腔被构造为对所述挤压的过程进行监控,所述存储腔被配置为通过管道对挤压料进行供应。
可选的,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接收磁强的感磁元件、以及宽视场象限磁探测器和辅助控制器,所述探测器被构造为从感磁元件接收来自磁强的第一磁强;狭窄的宽视场象限磁检测器从感磁元件接收来自磁强的第二磁强;所述辅助控制器配置为基于以下的加权组合来控制感磁元件的取向,所述辅助控制器对所述磁强跟踪,所述辅助控制器响应于第一磁强的宽视场象限磁检测器的输出、第二磁强和窄视场象限磁探测器的输出;所述加权组合包括在一段时间内所述宽视场象限磁检测器的输出与所述窄视场象限磁检测器的输出的恒定比率,所述加权组合包括归一化组合,所述归一化组合在一段时间内范围从宽视场象限磁检测器的输出的100%和窄视场象限磁检测器的输出的0%;宽视场象限磁检测器的输出的100%和窄视场象限磁检测器的输出的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5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