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8737.9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研;黎锦涛;周晨昊;李颂硕;刘浩;聂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曾庆国 |
地址: | 200438 上海市杨浦区淞沪***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原位 研究 湿地 效应 装置 | ||
1.一种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主体为PVC长管(3),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PVC长管,顶端配设有顶盖(2),顶盖上均匀的开设有多个孔径一致的顶盖穿孔(1);底端配设有底盖(7);
所述的PVC长管(3),管壁上部开设有一个排水孔(4),排水孔配设有橡胶塞(5);所述的PVC长管(3),管壁下部均匀地开设有多个孔径一致的管壁穿孔(6);
所述的PVC长管(3)设置在土壤中,其中上部分露出地表,下部分埋放在地下土壤中;两个PVC长管(3)联合布设从而构成一个能够区分根际效应的联合装置,其中一个PVC长管(3)设置有管壁穿孔的部分包裹有一层防止植物根系穿破、透水的包裹层,用来测定根际效应,另一个PVC长管(3)不设置包裹层,用来测定非根际效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长管(3)上部分露出地表,排水孔(4)需要位于土壤-大气分界线(10)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VC长管(3),材质为PVC,直径为20cm,高度为9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2)和底盖(7),材质均为PVC,直径均为21cm,高度均为2.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穿孔(1),孔径为0.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孔(4),孔径为0.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壁穿孔(6),孔径为3cm;管壁穿孔的总面积大于埋入土壤中PVC长管的管壁面积的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裹层包括内层的土工布(8)和外层的小孔塑料网格片(9),土工布紧贴PVC长管的外壁,小孔塑料网格片覆盖在土工布的外表,用胶水将土工布和小孔塑料网格片紧紧包裹附着在PVC长管(3)的外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工布(8),厚度为2mm;所述的小孔塑料网格片(9),孔径为4mm。
10.一种进行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样地建立:选择土地较为平整、植被生长状况良好的样地,选定两个距离相近、土壤环境一致的样点;
(2)土壤处理:在选定的样点用小铲除去植物的地上茎叶(11),再用地钻挖出两个直径相同的土柱,土柱深度为50-100cm;根据实验设计需要,将其中一个土柱分层过筛处理以去除植物根系、凋落物残体和土壤动物;另一个土柱分层保留完整;
(3)装置安放:以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原位研究湿地根际效应的装置作为测定装置,一个设置有包裹层、另一个不设置包裹层,分别放入挖去土柱的土壤内,PVC长管(3)露出地表10cm;然后分层依次回填过筛的土壤到有包裹层的装置内;将保留完整的土体按土层依次回填至无包裹层的装置内;
(4)装置稳定:根据实验样地生态系统类型和植物生长特性规划装置稳定时长,使得回填土壤与起始状态一致,植物的地下根系(12)达到稳定状态,并定期维护;
(5)装置管理及维护:非监测期间,排水孔(4)为开启状态,保证桶内不因雨水、潮汐产生短期积水,监测期间使用橡胶塞(5)密闭排水孔(4);
(6)装置使用效果:无包裹层的装置监测值为根际效应,有包裹层的装置监测值为非根际效应,两者差值代表土壤中净根际效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7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