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材料构件螺栓连接的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8836.7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75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岳烜德;安鲁陵;王楚凡;蔡跃波;刘庆波;高国强;杨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赵洪玉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构件 螺栓 连接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料构件螺栓连接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复合材料构件的类型以及螺栓的类型和尺寸,确定装配所需的工艺参数,所述工艺参数包括螺栓预紧力F的预期区间F'=[F1,F2]、螺栓预紧力目标值Ft、扭矩系数k的预期区间k'=[k1,k2]、表面损伤因子f的允许最大值fmax、内部损伤状态s的允许最大值smax,其中0.8×F2≤Ft≤0.9×F2;
同时,确定电动拧紧轴的初始转速nstart和终止转速nend;
步骤二、将待装配的复合材料构件放在型架上完成定位与夹紧,然后在复合材料构件的预设连接位置进行钻孔;
在连接所需的螺栓末端贴上压电陶瓷片,安装电动拧紧轴,并在电动拧紧轴上安装超声波传感器用于实时测量螺栓预紧力F;
在复合材料构件表面制作散斑,并搭建3D-DIC测量系统用于实时测量复合材料构件的表面应变场,以得到表面损伤因子f;
搭建超声波无损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测量内部损伤状态s;
步骤三、启动电动拧紧轴拧紧螺栓,并在拧紧过程中始终实时测量得到螺栓预紧力F;在空拧阶段,螺栓预紧力F=0,此时扭矩系数k=0,控制电动拧紧轴的转速为nstart;在空拧阶段结束后,当检测到螺栓预紧力F大于0时,暂停拧紧;然后控制电动拧紧轴的转速为nend后继续拧紧工作,此时,根据电动拧紧轴的实时扭矩T和螺栓的直径d,计算得到实时扭矩系数k=T/(F·d);同时,实时检测表面损伤因子f和内部损伤状态s;
根据实时得到的螺栓预紧力F、扭矩系数k、表面损伤因子f和内部损伤状态s,进行如下控制:
1)若螺栓预紧力F达到螺栓预紧力目标值Ft,则复合材料构件的装配过程正常结束;
2)若扭矩系数k超出预期区间k',其中,当k小于k1时,则减小电动拧紧轴的转速n和实时扭矩T,当k大于k2时,则增大电动拧紧轴的转速n和实时扭矩T;
3)若复合材料构件的表面损伤因子f达到允许最大值fmax,则复合材料构件的表面磨损较为严重,终止复合材料构件的装配过程;
4)若复合材料构件的内部损伤状态s达到允许最大值smax,则复合材料构件的内部损伤较为严重,终止复合材料构件的装配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构件螺栓连接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执行完成后,若复合材料构件的装配过程正常结束,则进入螺栓预紧力的松弛测量阶段,此时超声波传感器持续监测螺栓预紧力的变化,当螺栓预紧力逐渐减小并稳定后,得到螺栓预紧力的变化值ΔF;电动拧紧轴再次扭紧螺栓,当螺栓预紧力F达到(Ft+ΔF)或F2时,电动拧紧轴停止工作,第二次拧紧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8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