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熔盐吸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8862.X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5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童良怀;肖刚;刘震杰;徐小捷;周文;王涛;夏尚;蒋文涣;黄旭;王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60/30 | 分类号: | F24S60/30;F24S80/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宏知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60 | 代理人: | 梁山丹 |
地址: | 3240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吸热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熔盐吸热器,包括:分配集箱、连通管、吸热管、进口集箱、出口集箱、中间集箱;分配集箱通过连通管与进口集箱连接;进口集箱和出口集箱为一体式结构,中间采用隔板分离;进口集箱与出口集箱通过吸热管连接;吸热管包括上排吸热管和下排吸热管;上排吸热管与下排吸热管通过中间集箱连接。本发明结构紧凑,贴近实物,尽可能地提高吸热器对实验室内配套的太阳能模拟聚光器的热辐射吸收率,同时也考虑了制造加工的可行性,针对熔盐易凝固的特点,采取了防范措施,防止了熔盐冷态时在吸热器内积存,在进、出口和中间集箱上预留了足够的测温仪表接口,为后续试验收集熔盐温度提供了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熔盐吸热器。
背景技术
光热效率较高,对电网友好,是太阳能发电发展的重要方向,主要有塔式、碟式、槽式、线性菲涅尔式四种形式。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的规模较大,发电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发展潜力很大。其吸热器将聚集的太阳光热吸收并转化为工作流体(熔盐、水或空气等)的热能,是电站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多种传热工质中,以熔盐作为工质的吸热器集热温度较高,运行压力低,在目前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中应用最为广泛。
现有的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受外界的自然条件影响,吸热器的工作温度变化极大,现有的熔盐吸热器缺乏不同环境下吸热器温降特性分析以及如何采取最优的防护结构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熔盐吸热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熔盐吸热器,包括:分配集箱、连通管、吸热管、进口集箱、出口集箱、中间集箱;
所述分配集箱通过所述连通管与所述进口集箱连接;所述进口集箱和所述出口集箱为一体式结构,中间采用隔板分离;所述进口集箱与所述出口集箱通过所述吸热管连接;所述吸热管包括上排吸热管和下排吸热管;所述上排吸热管与所述下排吸热管通过所述中间集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配集箱、进口集箱、出口集箱、中间集箱均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包括N1、N2、N3a、N3b、N3c、N4a、N4b、N4c;所述接口为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熔盐吸热器上排吸热管、下排吸热管各由数量相同的吸热管并联组成,上排吸热管采用直管,下排吸热管两端采用弯头连接,所述上排吸热管和下排吸热管的直管段长度覆盖实验室内配套的太阳能模拟聚光器的有效照射范围,所述上排吸热管和下排吸热管通过中间集箱采用串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排吸热管和下排吸热管与进口集箱、出口集箱、中间集箱连接采用错列布置;所述上排吸热管和下排吸热管的直管段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吸热管之间的间隙为1mm。
进一步地,所述吸热管采用1%的倾斜度;所述分配集箱、中间集箱和出口集箱底部均设置有排污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口集箱、出口集箱、中间集箱上分别安装有测温仪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熔盐吸热器,模拟了塔式太阳能吸热器的结构,采用的吸热管规格材质和目前实际在役的吸热器一致,结构紧致,尽可能地提高吸热器对实验室内配套的太阳能模拟聚光器热辐射的吸收率,同时也考虑了制造加工的可行性,针对熔盐易凝固的特点,采取了防范措施,防止了熔盐冷态时在吸热器内积存,在进、出口和中间集箱上预留了足够的测温仪表接口,为后续试验收集熔盐温度提供了条件。通过调整太阳能模拟聚光器的开关数量,研究辐射逐渐消失,改变熔盐吸热器外环境风速、防护材料、熔盐质量流量和进口温度等因素,可以分别研究不同条件改变对聚光辐射消失后熔盐吸热器的温降特性并通过增加吸热器外防护结构减慢吸热器温降速度。对比分析不同防护结构下吸热器的温降特性,寻找最优防护结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浙江大学,未经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中心;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88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