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淬火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9164.1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杰;张荣明;支英辉;黎志明;余飞;沈胜节;石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1/42;C21D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淬火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淬火装置,包括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淬火加热段和淬火冷却段,所述淬火加热段包括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纵磁感应加热炉段、横磁感应加热炉段和边部加热炉段,其中,所述边部加热炉段包括两组用于对带钢边部进行加热的边部加热机构,两组边部加热机构分列于炉体传动侧和操作侧。本发明通过在纵磁感应加热炉段和横磁感应加热炉段之后设置边部加热炉段,能对纵磁感应加热和横磁感应加热组合加热所产生的带钢边部温差区域进行补热,以减少或避免带钢宽度方向温度不均匀性的情况,显著地提高带钢质量,提高热轧或冷轧带钢宽度方向组织和碳化物析出均匀一致性,确保产品宽度方向性能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带钢调质处理能使带钢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是获得优质带钢产品的重要生产手段,尤其是高强钢的生产。带钢调质处理是带钢淬火调质+带钢回火调质的双重处理工艺,其中,带钢淬火调质的调质质量对于后续带钢回火调质处理以及最终的带钢产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的带钢淬火炉主要采用直火炉、气体加热炉或辐射管加热炉等,但或者由于加热速率相对较低、组织细化不足等因素而不能获得良好冲击韧性和强度的带钢,或者存在淬火过程中温度均匀性难以控制、板形控制不佳等问题,导致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带钢产品或者带钢产品波动较大。专利CN01117018.2公开了一种磁路宽度可变的横向磁力线感应加热装置,专利CN201410011044.4公开了一种均匀加热带钢的宽幅面感应加热装置,这种感应加热装置均用于带钢退火炉中,并且也存在温度均匀性及板形控制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淬火装置,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涉及一种淬火装置,包括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淬火加热段和淬火冷却段,所述淬火加热段包括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设置的纵磁感应加热炉段、横磁感应加热炉段和边部加热炉段,其中,所述边部加热炉段包括两组用于对带钢边部进行加热的边部加热机构,两组边部加热机构分列于炉体传动侧和操作侧。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边部加热机构包括布置于炉体对应侧的边部电磁感应加热器以及用于控制该边部电磁感应加热器的磁场分布及强度的磁屏蔽结构。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磁屏蔽结构包括设于炉体对应侧的屏蔽铜板,所述屏蔽铜板的板面平行于带钢运行方向,所述屏蔽铜板的布置位置满足使所述边部电磁感应加热器的磁场作用在带钢的待加热边部区域。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边部电磁感应加热器配置有用于驱动其靠近或远离带钢运行通道的移动小车。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淬火加热段还包括均热炉段,所述均热炉段连接于所述边部加热炉段的出口侧。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均热炉段内配置电辐射加热管。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均热炉段内还设有用于加强炉气扰动的循环风机。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淬火冷却段内配置的冷却机构采用缓冷机构、喷射冷却机构、气雾冷却机构、水喷雾冷却机构和气体喷吹冷却机构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实施方式之一,所述淬火冷却段包括沿带钢运行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冷却箱,相邻两个冷却箱之间设有中间张力辊,所述冷却箱内设有冷却结构。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纵磁感应加热炉段和横磁感应加热炉段之后设置边部加热炉段,能对纵磁感应加热和横磁感应加热组合加热所产生的带钢边部温差区域进行补热,以减少或避免带钢宽度方向温度不均匀性的情况,显著地提高带钢质量,提高热轧或冷轧带钢宽度方向组织和碳化物析出均匀一致性,确保产品宽度方向性能一致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9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