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胎体材料及金刚石节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9205.7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5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政;王勇;王晓荣;黄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众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6/00 | 分类号: | C22C26/00;B22F1/00;B22F7/08;B22F3/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林丽英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材料 金刚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胎体材料及金刚石节块,涉及石材切割工具领域,所述胎体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60~70%的第一骨架材料、10~20%的第二骨架材料、5~15%的低熔点材料和5~15%的铁镍纳米晶金属材料。还涉及一种由上述新型胎体材料制备而成的金刚石节块,所述节块为线条层结构,其中至少包括a层金刚石层、b层过渡层和c层金刚石层,所述b层过渡层位于所述线条层结构的中间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该金刚石节块进行切割,在保持锋利度的同时具有切边质量好,不崩边挂角的优点,所制得的刀头,也具有较好的锋利度,使用寿命也较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材切割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胎体材料及金刚石节块。
背景技术
金刚石节块广泛用于切割各种硬脆物质如花岗岩、大理石、人造石、瓷砖、混凝土等。它主要是通过焊剂、铜焊片高频焊接在锯片基体的齿根上,然后通过机械设备带动锯片的转动来进行切割。金刚石节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金属粉末和金刚石通过热压烧结而成,之所以能起切割的作用是因为金刚石作为目前最硬的物质,它在金刚石节块中起到硬质点的作用,通过破碎岩石来进行切割,而金刚石颗粒则由金属粉末包裹在节块内部,在切割研磨过程中金属粉末会较快的消耗从而使金刚石裸入在表面进行切割。
不同的金属材料配比以及不同粒度品级浓度的金刚石配比都会产生不同的切割效果,如何在最佳配比的情况下得到最好的切割效果是一直追求的目标。如在切割花岗岩时,希望在保证切割效率好的同时又要保证寿命,同时还希望成本低。
如中国专利CN201410391886.7中公开的一种金刚石节块的制备方法,胎体材料采用15~55%钨铜铁合金粉末、15~30%Cu15Sn粉末、2~8%Ni粉末和68~7%Fe粉末组成,上述各种粉末的粒度均为100~400目;其硬度能够达到90~105HRB,其抗弯强度为1200~1600MPa。但在同样的硬度水平下其抗弯强度仍然不够,同时也影响了其金刚石节块的使用寿命,该专利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尤其在抗弯强度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金刚石节块及其制备方法,其既能保持锋利度的同时又能保持很好的寿命,为客户节约使用成本。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胎体材料,所述胎体材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60~70%的第一骨架材料、10~20%的第二骨架材料、5~15%的低熔点材料和5~15%的铁镍纳米晶金属材料;所述第一骨架材料为一预合金粉末,其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72~75%Fe、22~25%Cu、2~3%Sn和1%Ti。
进一步,所述第一骨架材料的粉末粒度为400目,激光粒度D50=19um。
进一步,所述第二骨架材料为一单质粉末,其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100%Cu。
进一步,所述低熔点材料为一预合金粉末,其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84~86%Cu,14~16%Sn。
进一步,所述铁镍纳米晶金属材料为一种纳米预合金粉末,其各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5~20%Ni,0~1%Co,余量为Fe。
进一步,所述第二骨架材料、所述低熔点材料和所述铁镍纳米晶金属材料的粒度均为400目。
进一步,所述铁镍纳米晶金属材料为由粒度为400目的细小颗粒搭接聚焦而成的蜂窝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金刚石节块,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刚石节块,所述节块为线条层结构,其中至少包括a层金刚石层、b层过渡层和c层金刚石层,所述b层过渡层位于所述线条层结构的中间层,所述线条层结构最外侧为a层金刚石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众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众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9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