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需求开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9451.2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捷;蔡涪育;张孟;万鹏;徐金毅;黄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8/10 | 分类号: | G06F8/1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需求 开发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需求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需求开发方法。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需求、设计及验证模型库,凭借模型映射关系,辅助用户进行系列化新产品的需求开发,并自动生成需求确认、设计及验证证据性文件。解决了技术复用度高的系列化产品需求开发中需求重复开发工作量大、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系列化新产品的需求有效地继承自原型产品,且产品需求在开发阶段能够被显性化的设计和验证模型进行确认,确保了所开发需求的可行性和可验证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需求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需求开发方法。
背景技术
需求工程(RE)对于成功的和面向用户的系统开发早已不容小觑,如何处理好项目的需求成了项目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过去的研究显示,在开发项目中大约60%的错误源于需求工程阶段。开发人员对不正确或不完整需求有一种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或者潜意识去完成他们的趋势,从而导致这些错误在项目的后期阶段才被发现,而在后期阶段去修复一个需求的缺陷往往带来极大的工作量。
航空电子产品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清晰的谱系化、系列化开发路线,受限于适航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约束,不同载机平台搭载的航空电子产品往往在需求层面具有较大范围的可复用性。相对应的,航空电子产品的设计和验证普遍遵循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不同产品间存在较多可复用的设计模块,并有与之对应的验证手段。
现有的航空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系列化产品的开发活动是独立开展的。遵循系统工程(SE)过程,按照分层的理念对产品进行设计和开发,导致同一系列产品的开发活动独立且重复进行。同时,由不同团队开发的产品需求因个人对需求的理解程度不同,一般具有较大差异,这进一步增大了各产品需求开发和确认的工作量,不能很好地复用原型产品的技术成果。
典型示例如“需求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公开号:CN103246948A)公开的一种需求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将需求按照一定的维度进行层次划分,并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多层级需求的进度。但其本质上没有摆脱“靠人力撰写需求”的模式,也没有解决系列化产品技术成果复用的问题,特别是面向需求复用度高、谱系化特征明显的航空电子产品时,新产品的需求开发仍需要从头开始,基于人的认知撰写需求,需求的质量仍然主要依靠撰写人的个人能力进行保证。
此外,现有的需求管理应用主要通过构建需求之间的“硬连接”关系来保证跨层级的需求追溯,没有建立需求与设计方案、验证方案的追溯关系,在需求阶段只关心产品需求的建立,对于需求是否可实现、可验证主要由设计人员依据经验进行判断,缺乏显性化的辅助手段。容易造成在需求阶段建立了无法实现或验证的需求,从而为整个项目的实施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需求开发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需求、设计及验证模型库,凭借模型映射关系,辅助用户进行系列化新产品的需求开发,并自动生成需求确认、设计及验证证据性文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需求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原型产品需求根据需求定义进行分类,
第二步,根据原型产品的设计和验证情况将分类后的需求的整合聚类为需求模型,需求模型的形式可以是文本或其他形式描述的系统需求;
第三步,获取所述需求模型对应的设计模型,设计模型的形式可以是文本或其他形式描述的系统设计结果;
第四步,获取所述设计模型对应的验证模型,验证模型的形式可以是文本、图表或其他形式描述的系统验证方法和合格判据;
第五步,基于所述需求模型、设计模型、验证模型形成映射关系,构建模型库;
第六步,基于所述模型库进行新产品开发,从需求模型中选取适用于当前产品需求的需求模型作为新产品的需求,基于所述映射关系选择新产品拟使用的需求模型对应的设计模型,并确认设计模型对应的验证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94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