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智能化光纤标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9453.1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1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改;宋明月;王舒清;倪振强;赵栋;战扬;张凯;潘炎清;倪京浙;倪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12;H04L29/06;G06K17/00;G06F21/31;G06F21/6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智能化 光纤 标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智能化光纤标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搜集变电站的光纤配置信息,利用配置模块对智能全站光纤信息进行标准化配置;S2、通过二次可视化系统对光纤信息的一致性进行校验;S21、现场采集终端采集巡检人员的身份信息,二次可视化系统进行身份核实,S22、配置模块将变电站全域的光纤信息配置完生成信息共享链;S23、找到对应的光纤节点地址,效验光纤信息;S3、通过现场采集终端扫描光缆标牌上的二维码信息,将信息发送至二次可视化系统;S4、二次可视化系统对信息进行校验,可视化输出校验结果。实现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物理链路和虚回路之间的虚实对应,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光纤数字化标识的目标,提高了巡检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巡检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变电站智能化光纤标识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变电站主要通过电缆号牌来标识电缆回路信息,检修人员需要利用这些信息再结合纸质图纸来确认实际的二次回路原理和接线。智能变电站采用的是光纤标签和光缆联系图的标识方式,二次原理图转变成了数字化形式的全站SCD文件。目前,智能变电站中光纤标签依然采用的是常规变电站电缆号牌的标识方法,只能反映出简单的物理链路关系,运行维护水平较低。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及其承载的回路信息无法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给运行检修人员,这给检修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二是智能变电站光纤回路的标签标识方式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不利于设计、施工、检修等工作的要求。
在巡检人员对光纤进行巡检过程中,容易出现漏检情况的发生,而漏检发生后需要查看巡检记录才能够发现漏检的光纤节点,这样大大增加了巡检的工作量,其次,漏检的光纤位置很难定位;同时防止光纤标牌信息被认为损坏或者替换,需要巡检人员对光纤信息进行实时效验。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243327U,公开日:2013年10月16日,一种便携式通讯光纤巡检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硬插拔光纤接头方式降低适配器寿命的问题,它包括巡检仪壳体、光纤适配器,技术要点是:所述巡检仪壳体呈凹槽结构,凹槽的两个凸棱的其中一个为可拆卸电源,凹槽的一端通过天线板封闭,天线板上安装有无线接收器,凹槽的两个凸棱与天线板之间围成巡检终端插槽;巡检终端插槽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有用于卡紧巡检终端的卡条,巡检终端上设有显示屏和数据通讯窗,巡检终端卡入巡检终端插槽后,巡检终端上的数据通讯窗与无线接收器位置相对;光纤适配器上安装有数据存储器以及与无线接收器相匹配的发射器。该装置可以采集光纤信息,但不能避免漏检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传统的光纤标识方法智能化程度低以及出现漏检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变电站智能化光纤标识方法,解决了传统光纤标识方法难以获取二次回路信息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检修效率,实现了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物理链路和虚回路之间的虚实对应,实现了对智能变电站光纤数字化标识的目标,提高了巡检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智能化光纤标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搜集变电站的光纤配置信息,利用配置模块对智能全站光纤信息进行标准化配置;
S2、通过二次可视化系统对光纤信息的一致性进行校验;
S3、通过现场采集终端扫描光缆标牌上的二维码信息,将信息发送至二次可视化系统;
S4、二次可视化系统对信息进行校验,可视化输出校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9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箭发动机全复合材料壳体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路切换结构及切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