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管道的清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9586.9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4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杨老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老又 |
主分类号: | B08B9/045 | 分类号: | B08B9/045;B08B9/0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管道 清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油管道的清理设备,其结构包括车轮、车架、水泵、抽水管、固定座、电机、清刮装置、水槽、升降杆,本发明改进后进行使用时,通过两片刮刀对石油管道内壁进行快速有效的进行刮除沉淀物和附着物,用清扫刷将刮除的沉淀物和附着物进行清刷,通过粘附块对刮除后的石油管道内壁的油脂进行吸附,刮扫槽通过螺旋杆进行上下活动,对石油管道内部的每个位置都高效的刮除处理,将石油管道进行快速有效的清洗,水槽将内部的水通过水管输送到石油管道内部,把刮除完的沉淀物和附着物冲出石油管道,保证在输油的过程中油管内部不会出现堵塞现象,油管可以多次循环对石油进行输送,提高石油管道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石油管道的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石油管道是用于运送石油及石油产品的管道及其系统,主要由输油管线、输油站及其他辅助相关设备组成,是石油储运行业的主要设备之一,管道输油具有运量大、密闭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数高等特点,石油管道在输油完成后,通过清刮元件对石油管道内部的附着物进行刮除,从而实现石油可以稳定的从石油管道输出,在对石油管道进行清理时,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对石油管道进行清理时,石油是一种粘性较大的材料,通过管道进行输送石油的过程中,石油中的沉淀物或者附着物会逐渐的附着于管道内壁,特别在是管道不使用的情况下,管道内的石油处于静止状态,没有流动性,导致管道内部积存的石油容易在管道内壁形成阻碍物,长时间未处理阻碍物,使得油管内部出现堵塞,导致油管无法循环进行输送石油,降低油管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油管道的清理设备,以解决在对石油管道进行清理时,石油是一种粘性较大的材料,通过管道进行输送石油的过程中,石油中的沉淀物或者附着物会逐渐的附着于管道内壁,特别在是管道不使用的情况下,管道内的石油处于静止状态,没有流动性,导致管道内部积存的石油容易在管道内壁形成阻碍物,长时间未处理阻碍物,使得油管内部出现堵塞,导致油管无法循环进行输送石油,降低油管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石油管道的清理设备,其结构包括车轮、车架、水泵、抽水管、固定座、电机、清刮装置、水槽、升降杆,所述车轮嵌固在车架四个边上,所述车架上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垂直插嵌在车架中间位置上,所述车架一侧安装着水泵,所述水泵扣接在车架上,所述水泵上设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一端穿插在水泵上,另一端贯穿连接到水槽内部,所述水泵通过抽水管与水槽相连通,所述水槽两侧设有清刮装置,所述清刮装置与水槽内部相接通,所述水槽底部紧扣在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电线水泵电连接,所述电机与水槽通过固定座连为一体,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升降杆顶部,所述固定座通过升降杆与车架相连,三者互相构成“工”字形结构。
作为发明内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刮装置包括有卡板、活动腔、螺旋杆、刮扫槽、调节组件,所述卡板连接在两个刮扫槽上,所述刮扫槽通过卡板与调节组件相接,所述卡板扣合在调节组件两端,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活动腔一端,所述活动腔内部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平行卡接在活动腔内部,所述螺旋杆贯穿活动腔与调节组件相套合,所述活动腔嵌固在水槽两侧。
作为发明内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扫槽包括有撑杆、卡槽、刮刀、清扫件、定位块,所述撑杆安装在卡槽与调节组件之间,所述撑杆顶部连接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刮刀和清扫件,所述刮刀共设有两片,两片刮刀安装在清扫件两侧,所述清扫件垂直嵌固在定位块中间位置上,所述清扫件通过定位块与撑杆相连,所述撑杆与调节组件相连。
作为发明内容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扫件包括有挤压件、清扫刷、粘附块、撑压槽、框体,所述挤压件安装在撑压槽外部,所述挤压件共设有八根,八根挤压件等距环形插嵌在撑压槽外部,所述撑压槽通过挤压件与清扫刷和粘附块相连,所述清扫刷与粘附块设在同一模块上,所述清扫刷与粘附块分别设有四个,两者互相穿插配合,所述清扫刷与粘附块等距环形嵌固在框体上,所述清扫刷和粘附块通过框体与挤压件连为一体,所述撑压槽安装在两个刮刀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老又,未经杨老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95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