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9988.9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6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陈茜兵;刘昭才;徐嘉;程泽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B60L15/20;B60H1/22;H02K9/19;H05K7/2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钟雪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用电 驱动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驱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包括:电机本体及设于电机本体外的电机壳体,电控管理模块设于定子轴与后端盖之间,在电控管理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功率器件1及功率器件2,功率器件2靠近后端盖设置,功率器件1及设于电机本体内的散热器与电机水套接触,电机水套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与整车散热系统连同,功率器件2的三相回路通过母排固定与铝基板上,铝基板通过散热层与乘客舱壳体连接。电控管理模块集成于电机壳体内,电动汽车电驱系统的集成度更高,在不影响散热性能的情况下,有利于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驱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已经出现了多年连续增长式发展,市场上出现几种类型新能源电动汽车,目前主要有EV纯电动汽车,HEV混合动力汽车,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及FCEV。其中EV目前是主力推动方向也是市场主流技术路线,在纯电动汽车这些年推广中,伴随着补贴政策实施,产销量逐年递增,但随着产业化发展,双积分政策落地及后补贴政策实施,性能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纯电动汽车面临着市场和成本的巨大压力,尤其是成本这块,目前电池和电驱动占据了一辆车大部分成本,其中电驱动系统约占10%左右,在满足产品功能基础上,如何保证性能目标不降低,技术变革成为摆在各个车厂和零部件系统供应商的重要议题和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在不降低散性能的情况下将电控管理模块与电机进行集成,以降低电驱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电机本体及设于电机本体外的电机壳体,电控管理模块设于定子轴与后端盖之间,在电控管理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功率器件1及功率器件2,功率器件2靠近后端盖设置,功率器件1及设于电机本体内的散热器与电机水套接触,电机水套的进水口及出水口与整车散热系统连同,功率器件2的三相回路通过母排固定与铝基板上,铝基板通过散热层与乘客舱壳体连接。
进一步的,将电控管理模块、功率器件1、功率器件2设置成圆形,三者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电控管理模块由前级控制单元DSP1及后级控制单元DSP2组成,其中,前级控制单元DSP1与后级控制单元DSP2通讯连连接,后级控制单元DSP2与功率器件1、功率器件2通讯连接。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检测当前是否启动PTC加热器;
S2、若检测结果为是,则电控管理模块控制功率器件2输出功率大于功率器件1,若检测结果为否,则电控管理模块控制功率器件1输出功率于功率器件2。
进一步的,当车辆处于正向驱动模式时,若请求车速所需的电机功率小于功率阈值,则电控管理模块只启动功率器件1。
进一步的,若请求车速所需的电机功率大于或等于功率阈值,则电控管理模块同时启动功率器件1及功率器件2,但功率器件1及功率器2件按照设定的分配比进行功率输出,功率器件1的输出功率大于功率器件2。
进一步的,当车辆处于反向驱动模式时,电控管理模块只启动功率器件1。
进一步的,当车辆处于制动馈电模式时,电控管理模块控制功率器件1及功率器件2均以最大功率进行输出。
进一步的,前级控制单元DSP1用于采集车辆运行的运行信息,并发送至后级控制单元DSP2,后级控制单元DSP2计算电机的输出扭矩、转速及转子位置,同时控制功率器件1及功率器件2的功率分配,功率器件1和/或功率器件2基于后级控制单元DSP2输出的信息控制电机的转动。
本发明提供的电动汽车用电驱动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99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