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醒酒健身的速溶固体饮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0081.4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2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烨;李晓晶;范三红;李河笃;王肸钰;王芝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康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61K36/82;A61P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鲍敬 |
地址: | 0425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醒酒 健身 速溶 固体 饮料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醒酒健身的速溶固体饮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葛根8‑14份、玫瑰茄8‑14份、刺老芽8‑13份、罗汉果3‑6份、枳椇子4‑6份、栀子4‑7份、茯苓3‑6份、佛手4‑6份、甜叶菊4‑6份、普洱熟茶15‑25份、冻干杨梅15‑25份,本发明配方依据现代医学醒酒机理,并结合中国传统医学医治酒悖的理论,采用除湿清热、祛痰清窍之方义,配以消酒食、消痰湿、消酒毒、消酒积系列方药,能抑制乙醇的吸收、加快肝脏中乙醇的氧化代谢,具有醒酒健身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醒酒健身的速溶固体饮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制酒文化源远流长,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而且品种繁多,名酒荟萃。适量饮酒可 以舒筋活血,对身体有益。然而,现代人相聚无酒不成席,经常过量饮酒,会损害大脑、心脏、肝、胃、 脾等器官,急性大量饮酒可引起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细运动能力受损和情绪不稳 定等症状,甚至导致急性死亡,近年来,酒驾更是造成许多车祸的原因。并且,一些癌症也与过量饮酒紧 密相关。临床研究发现,醉酒是因饮酒过量,使乙醇在体内的吸收率大于氧化代谢率,较多的乙醇经血液 循环进入人体大脑内,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乙醇因代谢生成的大量乙醛没有得到及时处理而累积; 酒精代谢累积大量的自由基o-2、oh-、h2o2、c2h5o形成自由基反应,刺激神经系统,导致自律神经平衡 失调引起心跳加速,血液中水分与电解质平衡失调,最终造成头痛、晕眩、局部皮肤过敏,肠胃不适等酒 后症状。
中国传统医学名著《灵枢.论勇》中有日:“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傈悍,其入于胃中, 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与勇士同类,不知为之,名曰酒悖也。首先,白酒属于湿热之 品,饮酒过量,为湿热蓄积,湿热酿痰,会上蒙清窍,引起神志不.清醒。其次,饮酒时必然伴随着暴饮暴 食,膏粱厚味,“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湿热郁于体内,阻 滞气机,清阳不升,清窍失养,也会引起头脑昏昏沉沉,身体闷热不清爽。从症状_上来看,醉酒后表现 为神志时清时昧,似清似昧,反应迟钝,问答偶有清楚之词,昏则谵语乱言,神志模糊不清,步履不稳, 昏昏欲睡,神识昏蒙;清醒之时,表情淡漠,耳聋目暝,苔浊腻,脉濡滑数,类似于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
因此,发明一种醒酒健身、既有利于发扬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又能克服饮酒造成的一系列副作用的伴 酒饮料是相关领域内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醒酒健身的速溶固体饮料配方,由以下质量份 的原料组成:葛根8-14份、玫瑰茄8-14份、刺老芽8-13份、罗汉果3-6份、枳椇子4-6份、栀子4-7份、 茯苓3-6份、佛手4-6份、甜叶菊4-6份、普洱熟茶15-25份、冻干杨梅15-25份。
优选地,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葛根10份、玫瑰茄10份、刺老芽10份、罗汉果5份、枳椇子5 份、栀子5份、茯苓5份、佛手5份、甜叶菊5份、普洱熟茶20份、冻干杨梅20份。
优选地,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配方选取原料,将原料混合均匀并使用纯水浸泡;
(2)将步骤(1)浸泡后的原料使用超声波细胞破壁设备对原料进行破壁处理;
(3)将步骤(2)破壁处理后的混合药材使用真空低温提取设备进行提取处理;
(4)将步骤(3)真空低温处理后的混合药材使用微粒喷雾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处理,最后进行分装入 库即可。
一
本发明中:
1、葛根:甘、辛,凉;归脾、胃、肺经;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 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康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岳康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00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