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涡喷发动机硬连接起动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0478.3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6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春;刘鸽;黄新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7/268 | 分类号: | F02C7/268;F02C6/00;F02C7/36;F02C7/32;H02K9/19;F02C7/224;F16D3/16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喷发 动机 连接 起动 发电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微型涡喷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硬连接起动发电系统,包括起发电机,所述起发电机转动轴的连接端安装有联轴器公头,涡轮发动机的驱动轴的连接端安装有联轴器母头,联轴器母头的连接端部设有连接凹槽,在连接凹槽内设有联轴器销扣,联轴器公头的连接端部设有的连接头插入连接凹槽,在连接头上设有联轴器销,联轴器销插入所述的联轴器销扣,并通过销锁止螺丝固定,所述的联轴器销与起发电机转动轴的中心线垂直;还包括在起发电机上安装有冷却电机预热燃油系统。本发明减小了涡喷发动机安装空间占用;在电机与发动机转子之间实现双向传动,由不同心度引起的振动大幅降低;有效控制了电机温度,延长电机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型涡喷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硬连接起动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飞行器、小型飞行器发展迅猛,也推动了微型涡喷发动机的发展进程。微型涡喷发动机目前多用于小型无人机、靶机或导弹等飞行器。装在微型涡喷发动机上的电机在工作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损耗转变成热量,这部分热量导致电机温升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
微型涡喷发动机总体结构对其各部件的体积和重量具有严格的限制,常用的风冷和水冷方式不适合应用在微型涡喷发动机电机上。因此现有的电机由于缺少冷却而导致寿命短。
同时,微型涡轮发动机起动时由安装在发动机前端的起动电机带动转子部件转动至一定转速后,发动机喷油点火起动,起动成功后发动机转子部件与起动电机脱离。现有的离合器结构只能由电机单向驱动微型涡喷发动机转子,无法实现发动机驱动电机;并且现有的离合器结构由于电机轴与发动机轴之间存在一定不同心度,对转子产生类似于转子弯曲的不平衡振动,现有微型涡喷发动机与起动发电机连接使用现有的离合器结构,测得的最大振动加速度达20g;现有联轴器公、母头连接时,会对电机轴承和发动机转子轴承均产生较大的无效轴向载荷,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缩短了发动机维护周期和总体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硬连接起动发电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油预热系统体积很大、功耗高、结构复杂、成本高、冷却效果不理想导致电机寿命短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型涡喷发动机硬连接起动发电系统,包括起发电机,起发电机在所述微型涡喷发动机的前端,起发电机转动轴和涡轮发动机的驱动轴同轴设置,所述起发电机转动轴的连接端安装有联轴器公头,涡轮发动机的驱动轴的连接端安装有联轴器母头,联轴器母头的连接端部设有连接凹槽,在连接凹槽内设有联轴器销扣,联轴器公头的连接端部设有的连接头插入连接凹槽,在连接头上设有联轴器销,联轴器销插入所述的联轴器销扣,并通过销锁止螺丝固定,所述的联轴器销与起发电机转动轴的中心线垂直;还包括在起发电机上安装有冷却电机预热燃油系统。现有的起动电机不具备发电功能,根据飞行器需要,本发明将起动电机替换为起发电机,在起动成功后由微型涡喷发动机转子部件带动起发电机进行发电,向飞行器提供一定功率的电能,减小电池载重,提高发动机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却电机预热燃油系统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外壳通过电机壳支架套装在电机上,电机压盖安装在电机外壳的开口端,在电机压盖上设有散热通孔;在所述的电机壳支架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的进油管口设有进油管接头,在出油管的出油管口设有出油管接头;燃油从进油管接头进入进油管,并通过进油管进入电机与电机外壳及电机壳支架形成的空腔内,之后从出油管接头流出进入发动机内部燃烧。本发明通过电机外壳和周围介质不断将热量传递出去,这个散发热量的过程被称为电机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壳支架包括上支撑脚与下支撑脚,所述的进油管是设置在上支撑脚内的进油通道,所述的出油管是设置在下支撑脚内的出油通道,所述的进油管接头和出油管接头分别设置在进油通道的进油口处和出油通道的出油口处;所述电机壳支架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螺丝固定在发动机进气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04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