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和数据线路传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0813.X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8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谈赛;戴旭毅;蒋罗庚;贾俊;程建;吴丙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6 | 分类号: | H04L5/16;H04B3/36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4112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总线 隔离 中继 装置 数据 线路 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和数据线路传输系统。一种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包括第一收发器、第二收发器、信号隔离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收发器的接收端通过所述信号隔离器与所述第二收发器的控制端连接,控制端通过所述信号隔离器与所述第二收发器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收发器和所述第二收发器的发送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分别向所述第一收发器和所述第二收发器供电。本发明提供隔离中继装置,简单的使用第一/二收发器和信号隔离器即实现了线路系统中信号的准确传输,无需中转处理,快捷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传输,尤其涉及一种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和数据线路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差分电路应用广泛,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在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由于电位变化和驱动能力问题,往往需要进行中继或隔离。传统的方式需要通过对差分数据编码解析后再进行转发,需要CPU的参与控制,其成本较高。
现有的方式,多为差分总线通过收发器将差分信号转换成正常数据流,在使用CPU就数据流解析后再通过另一个收发器进行传输,两收发器之间进行隔离,两套收发器使用两套独立的隔离电源。实现中继与隔离的目的。
申请号为CN202010107445.5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串行通信中继装置及系统,该通信中继装置位于通信交互的一端,并与位于通信交互的另一端的另一个串行通信中继装置进行通信中继,所述串行通信中继装置包括:半双工收发电路、全双工收发电路、编解码电路以及光模块;不改变原有控制系统设备总线通信接口,采用协议无关的串行通信中继装置,通过数字信号采样和重构以及光/电转换,解决半实物仿真系统中被试设备距离过大,异步串行通信和定制的同步串行通信无法正确交互的问题。但还是没能解决上述问题,依旧需要一个处理器进行才能实现线路传输。
因而现有的半双工中继技术存在不足,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和数据线路传输系统,能够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包括第一收发器、第二收发器、信号隔离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
所述第一收发器的接收端通过所述信号隔离器与所述第二收发器的控制端连接,控制端通过所述信号隔离器与所述第二收发器的接收端连接;所述第一收发器和所述第二收发器的发送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分别向所述第一收发器和所述第二收发器供电。
优选的,所述的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所述信号隔离器包括第一隔离器和第二隔离器;所述第一隔离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的接收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收发器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隔离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收发器的接收端连接,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收发器的控制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所述第一隔离器和所述第二隔离器采用相同的隔离光耦。
优选的,所述的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所述第一隔离光耦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隔离光耦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隔离光耦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隔离光耦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所述第一隔离光耦采用型号为TPL785的隔离光耦。
优选的,所述的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所述第二隔离光耦采用型号为TPL785的隔离光耦。
优选的,所述的半双工差分总线隔离中继装置,所述第一收发器具有第一差分收发芯片,型号为SN65HVD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胜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威胜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08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全过程工程咨询的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EPS泡沫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