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0900.5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劳伟康;俞文达;张剑洪;黄前德;徐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建防护屏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9/06 | 分类号: | G21F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废水 衰变 处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当放射性污水处理池进行清理清洁时则无法对产生的放射性污水进行处理的技术问题,其包括污水收集池、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污水收集池连通有收集水管;污水收集池上设置有用于将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提升至第一衰变池中的第一输送泵和用于将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提升至第二衰变池中的第二输送泵,第一衰变池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衰变池内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的第一排放泵,第二衰变池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衰变池内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的第二排放泵。本申请具有在其中一个衰变池清洁清理时仍能对污水进行处理以保证处理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放射性废水处理是指为了改变放射性废物的物理和化学状态的操作过程,包括收集、浓缩、固化、贮存以及废物的转运等。放射性废水主要来自核反应堆,铀矿开采,核研究机构的同位素实验室,应用放射性物质的医疗、工业或其他实验室,接触放射性材料的工作人员所用的防护服装的洗涤等。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核医学诊断设备SEPCT、PET/CT等的使用,以及肿瘤等疾病的放射免疫治疗、甲状腺疾病放射性碘治疗等,医用同位素使用越来越多。国家法规严格规定,医院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污染物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固定放射性废物需要专门存放,放射性废水要引入到专用污水处理池中静置10个半衰期后才能按普通医疗废水进入医院下水道。
相关技术中,存在申请号为CN20191045614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污水处理池,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放射性污水处理池,包括搅拌箱,搅拌箱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搅拌箱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下水口,下水口的底端固定套接有第一阀门,搅拌箱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架,多个固定架以下水口为圆心均匀分布于搅拌箱底部,多个固定架远离搅拌箱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沉淀箱。通过搅拌箱、沉淀箱、过滤箱等的使用,可以经过化学沉淀、过滤等步骤将放射性污水内含有放射性的不溶性混合物与可溶性重金属离子从污水中清理出来,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且净化耗时短,适用于各种工厂及医院等排放的放射性污水处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一般医院或者工厂往往会配备一套放射性污水处理池,而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当放射性污水处理池进行清理清洁时则无法对产生的放射性污水进行处理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污水处理池清理清洁时无法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放射性污、废水衰变处理系统,包括污水收集池、第一衰变池和第二衰变池,所述污水收集池连通有收集水管;所述污水收集池上设置有用于将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提升至第一衰变池中的第一输送泵和用于将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提升至第二衰变池中的第二输送泵,所述第一衰变池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衰变池内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的第一排放泵,所述第二衰变池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一衰变池内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排水系统的第二排放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水管对院区所有放射性的污水收集至污水收集池中,然后在污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收集至预设高度时控制第一输送泵将污水机械输送进第一衰变池中进行衰变;在第一衰变池衰变的过程中,污水收集池继续对污水进行收集,然后再将污水输送至第二衰变池中,从而通过两个衰变池交替轮换使用,从而能够在其中一个衰变池需要清理或者清洁时能够换用另一个衰变池,从而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降低因衰变池处理而导致污水处理效率降低的几率;而通过第一输送泵和第二输送泵对污水处理的输送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建防护屏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建防护屏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0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