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网络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1208.4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01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徐玺钰;李伟丹;王志刚;殷瑭蔓;罗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H04B17/318;H04B17/364;H04B17/39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麦小婵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网络 随机 接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PRACH信息时,检测PRACH信息的用户功率分布,继而根据用户功率分布计算时延扩展;发送RAR信息至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终端根据RAR信息生成PUSCH信息;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PUSCH信息时,根据时延扩展确定用户终端所处的信道模型,继而根据信道模型确定频域插值系数;对PUSCH信息进行解调,并在解调的过程中根据频域插值系数进行频域插值;在PUSCH信息解调成功后,发送竞争解决消息至用户终端,以使用户终端根据竞争解决消息接入无线网络。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能提高无线网络的随机接入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机接入成功率是无线网络性能的重要指标,现有的LTE/NR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流程如图1所示,图中实线箭头是指终端或基站的处理流程,虚线箭头是指基站与终端交互时的处理流程。具体流程如下:终端发送PRACH至基站,由基站在对应资源上进行PRACH检测,并发起RAR响应传输至终端,终端根据RAR,发送PUSCH至基站,紧接着基站根据解调的PUSCH结果,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竞争解决消息判断接入是否成功。在实际的无线网络随机接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接入不成功的问题,随机接入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能提高无线网络的随机接入成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网络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PRACH信息时,检测所述PRACH信息的用户功率分布,继而根据所述用户功率分布计算时延扩展;
发送RAR信息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RAR信息生成PUSCH信息;
在接收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PUSCH信息时,根据所述时延扩展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信道模型,继而根据所述信道模型确定频域插值系数;
对所述PUSCH信息进行解调,并在解调的过程中根据所述频域插值系数进行频域插值;
在所述PUSCH信息解调成功后,发送竞争解决消息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所述竞争解决消息接入无线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在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PRACH信息时,检测所述PRACH信息的用户功率分布,继而根据所述用户功率分布计算时延扩展,具体为:
在可接入PRACH信息的时频位置根据预设的搜索窗进行峰值搜索,在检测到用户终端发送的PRACH信息时,将在所述搜索窗范围内最靠前的用户功率与最靠后的用户功率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第一最大多径时延;
将所述第一最大多径时延在预设的信道模型对应关系表中进行匹配,获得所述时延扩展;其中,所述信道模型对应关系表中设置有各信道模型对应的时延扩展以及最大多径时延的阈值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时延扩展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信道模型,继而根据所述信道模型确定频域插值系数,具体为:
将所述时延扩展与在所述信道模型对应关系表中进行匹配,确定所述用户终端所处的信道模型;
根据用户终端所处的信道模型,确定对应的频域插值系数;其中,每一信道模型对应设置有频域插值系数。
进一步地,每一信道模型对应设置有不同信噪比下的频域插值系数。
在上述方法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对应提供了系统项实施例,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网络的随机接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以及基站;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PRACH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12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