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肢体驱动器和助力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1430.4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建筑机器人(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安志娇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肢体 驱动器 助力 设备 | ||
1.一种肢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驱动器包括:
壳体(110),用于佩戴在操作人员的助力部位上;
弹性件(120),所述弹性件(12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壳体(110)上;
滑动块(15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上,所述滑动块(150)连接在所述弹性件(120)的另一端;
连杆(130),所述连杆(130)的一端与所述滑动块(150)铰接、且铰接位置为第一铰点(A);
固定座(140),所述固定座(140)的中部与所述壳体(110)铰接、且铰接位置为第二铰点(B),所述固定座(140)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操作人员的支撑部位,所述固定座(140)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130)的另一端铰接、且铰接位置为第三铰点(C);
其中,所述弹性件(120)在不受外力或最大形变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铰点(A)、所述第二铰点(B)和所述第三铰点(C)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滑动块(150)与所述弹性件(120)铰接、且铰接位置为第四铰点(D),所述第一铰点(A)相对于所述第四铰点(D)靠近所述弹性件(120)与所述壳体(110)连接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40)为L形,所述固定座(140)包括:
第一连接段(142),所述第一连接段(142)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操作人员的支撑部位;
第二连接段(141),所述第二连接段(141)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段(142)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段(14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杆(130)铰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142)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41)的连接处与所述壳体(11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50)包括:
第三连接段(152),所述第三连接段(15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10)滑动连接;
第四连接段(151),所述第四连接段(15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段(152)的另一端,所述第四连接段(151)的一端还与所述连杆(130)铰接、且铰接位置为所述第一铰点(A),所述第四连接段(151)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件(120)铰接、且铰接位置为第四铰点(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肢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上设置有滑轨(111),所述滑轨(1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弹性件(12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接段(152)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111)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20)包括至少一个收缩弹簧,所述收缩弹簧对所述滑动块(150)保持有拉力,所述弹性件(120)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10)铰接、且铰接位置为第五铰点(E),所述第五铰点(E)、所述第一铰点(A)、所述第四铰点(D)、所述第二铰点(B)和所述第三铰点(C)沿所述壳体(1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肢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20)包括至少一个压簧或至少一个气弹簧,所述压簧或所述气弹簧对所述滑动块(150)保持有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肢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50)、所述连杆(130)和所述固定座(140)向所述弹性件(120)与所述壳体(110)连接的一端依次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肢体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铰点(D)、所述第一铰点(A)、所述第三铰点(C)和所述第二铰点(B)沿所述壳体(1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9.一种助力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肢体驱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建筑机器人(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三一建筑机器人(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14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