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铰链总成自动铆接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2235.3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91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林 |
主分类号: | B21J15/14 | 分类号: | B21J15/14;B21J15/38;B21J15/32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鲍文娟 |
地址: | 246631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铰链 总成 自动 铆接 生产 方法 | ||
1.一种汽车铰链总成自动铆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铆钉销以钉杆朝上的姿态放置在支撑座上;
将所需姿态垫片D与铆钉销的钉杆插接配合;
将所需姿态的下连接板通过下连接板上的铆钉孔与铆钉销插接配合;
将所需姿态垫片E与铆钉销的钉杆插接配合;
将所需姿态的上连接板通过上连接板上的铆钉孔与铆钉销插接配合;
通过铆接机构将铆钉销钉杆墩粗,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垫片D和垫片E通过铆钉组装在一起;
将铆接完成的产品转运至卸料工位,完成卸料。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自动铆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下连接板和上连接板以及铆钉销安装在支撑座A、B、C上,通过在支撑座A上设置有两个定位销A1和A2,两个定位销A1和A2分别与下连接板上设置的两个销孔相对应,将下连接板固定成所需姿态,支撑座A上撑托定位的下连接板上的铆接孔A位于支撑座A的外侧;
通过在支撑座B上设置有一个定位销B和一个定位座,定位销B与上连接板上设置的销孔相对应,定位座上设置有与上连接板的侧壁形状相匹配的定位面,将上连接板固定成所需姿态,支撑座B上撑托定位的上连接板上的铆接孔B位于支撑座B的外侧;
通过在支撑座C上设置有与铆钉销的钉头间隙配合的定位孔将铆钉销固定成所需姿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自动铆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通过供料机构C供应所需姿态的铆钉销,将铆钉销放置在支撑座C上,支撑座C与调节单元C相连,调节单元C安装在机架上,机架上设置有铆接工位,调节单元C调节支撑座C向铆接工位移动;
在铆接工位和供料机构C之间布置有供料机构D,支撑座C向铆接工位移动的途中,供料机构D供应所需姿态的垫片D将其放置到支撑座C上的铆钉销上;
调节单元C继续调节支撑座C将支撑座C上的铆钉销和与其装配的垫片D一起移动至铆接工位处与铆接机构相对应,在铆接工位的旁侧设置有供料机构A,供料机构A供应所需姿态的下连接板将其放置到支撑座A上,支撑座A与调节单元A相连,调节单元A调节支撑座A将支撑座A上的下连接板与铆接工位支撑座C上铆钉销插接配合;
在铆接工位的旁侧设置有供料机构E,供料机构E供应所需姿态的垫片E将其放置到铆接工位处与支撑座C上的铆钉销插接配合;
在铆接工位的旁侧布置有供料机构B,供料机构B供应所需姿态的上连接板放置到支撑座B上,调节单元B与支撑座B相连,调节单元B调节支撑座B将支撑座B上的上连接板与铆接工位支撑座C上铆钉销插接配合;
在铆接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支撑座C的固定座,通过固定座承受铆接机构施加的轴向力,铆接机构对铆钉销进行墩粗,实现对下连接板、上连接板、铆钉销、垫片D和垫片E进行铆接,将其连接在一起;
完成铆接后,调节单元C继续调节支撑座C输送至卸载工位,将支撑座C上已经完成的铆接产品进行卸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自动铆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支撑座A与调节单元A上设置的底座A竖直活动安装,底座A与机架水平活动安装,实现调节支撑座A在供料机构A的出料口和铆接工位之间移动,调节支撑座A上下移动,实现支撑座A上置于外侧的下连接板上的铆钉孔与支撑座C上的铆钉销插设配合,完成铆接后,调节单元A调节支撑座A下行一段距离,将定位销A1和A2与下支撑座A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自动铆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支撑座B与调节单元B上设置的底座B竖直活动安装,底座B与机架水平活动安装,实现调节支撑座B在供料机构B的出料口和铆接工位之间移动,调节支撑座B上下移动,实现支撑座B上置于外侧的上连接板上的铆钉孔与支撑座C上的铆钉销插设配合,完成铆接后,调节单元B调节支撑座B下行一段距离,将定位销B和定位座与支撑座B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自动铆接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调节单元C为可以进行循环送料的输送线,通过在输送线上安装有多个支撑座C,实现各个支撑座C依次与铆接机构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林,未经王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22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病理图像染色风格归一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光纤配线设备、光纤调度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