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渗仪检测管理方法、装置及检测管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2469.8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38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山;霍建强;张亚峰;虎瑞;赵洋;杨昊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D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衡滔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渗仪 检测 管理 方法 装置 设备 | ||
1.一种蒸渗仪检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检测管理设备,所述检测管理设备用于与蒸渗仪通信连接,所述蒸渗仪包括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水位检测模块,所述方法包括:
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向所述蒸渗仪放置第一指定重量的第一类参考重物;
在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获取N次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检测所述蒸渗仪的重量得到的第一重量变化数据,所述第一重量变化数据为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的开始时间点至检测时间点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感测的重量数据的变化量,N为大于0的整数;
获取所述蒸渗仪的多个实际水位及所述水位检测模块检测所述蒸渗仪在所述多个实际水位分别得到的感测水位;
当所述第一重量变化数据与所述第一指定重量的第一相对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重量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重量变化数据与所述第一指定重量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一相对差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重量阈值;
当所述感测水位与所述实际水位的第二相对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水位阈值时,根据所述感测水位与所述实际水位的对应关系,对所述水位检测模块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二相对差值小于所述预设水位阈值;
所述蒸渗仪还包括用于向所述蒸渗仪的筒体补水的补水装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经过标定的所述补水装置,向所述筒体注水,以使所述筒体的水位由当前水位上升为相应的指定水位;
获取在当前注水过程中,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感测的所述筒体的重量变化数据,以及所述补水装置在注水过程中检测得到的第二补水量,其中,所述筒体的重量变化数据为第一补水量;
对所述第二补水量与所述第一补水量进行拟合,得到所述第一补水量与所述第二补水量的线性关系,用于对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进行校正;
所述蒸渗仪还包括用于检测蒸渗仪中的渗漏容器的重量的第二重量检测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补水装置向所述蒸渗仪的筒体内执行P次注水任务,P为大于0的整数;
在每次所述注水任务中,获取所述补水装置的第三补水量,以及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重量检测模块分别在所述补水装置开始注水至停止注水期间的所述筒体的重量变化数据、所述渗漏容器的渗漏重量变化数据;
根据所述第三补水量、所述筒体的重量变化数据、所述渗漏重量变化数据,对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进行联动校正;
针对每次注水任务,通过所述补水装置,向所述筒体注水,以使所述筒体的水位由初始水位上升为设定水位,获取注水过程中所述补水装置的第三补水量,以及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记录的所述筒体的重量变化数据;
通过所述渗漏容器,使所述筒体的水位由所述设定水位下降为所述初始水位,获取水位下降过程中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和所述第二重量检测模块分别记录的所述筒体的重量变化数据、所述渗漏容器的渗漏重量变化数据;
将该次注水任务中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记录的所述筒体的重量变化数据转换为补水变化量,以及将所述第二重量检测模块记录的所述渗漏容器的渗漏重量变化数据转换为渗漏量;
基于所述补水变化量、所述渗漏量、所述第三补水量,建立所述筒体的重量差、所述第三补水量和所述渗漏量的对应关系;
将所述重量差、所述第三补水量和所述渗漏量两两进行比较并分析,根据所述第三补水量对应的实际重量变化量与在补水期间所述第一重量检测模块检测的重量变化量的差值,对第一重量检测模块进行再次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渗仪还包括用于检测蒸渗仪中的渗漏容器的重量的第二重量检测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向所述蒸渗仪中的渗漏容器放置第二指定重量的第二类参考重物;
在每个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获取M次所述第二重量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渗漏容器的重量得到的第二重量变化数据,所述第二重量变化数据为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的开始时间点至检测时间点所述第二重量检测模块感测的重量数据的变化量,M为大于0的整数;
当所述第二重量变化数据与所述第二指定重量的第三相对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重量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二重量变化数据与所述第二指定重量的对应关系,对所述第二重量检测模块进行校正,以使校正后的第三相对差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重量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24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