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及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3104.7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9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县赫泽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马强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蟾蜍 露天 生态 养殖场 养殖 方法 | ||
一种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该养殖场包括养殖水池,养殖水池的两侧均设置有种植区,在种植区远离养殖水池的一侧均设置有喂食区,在喂食区的外侧还竖向安装有用于将整个养殖场与外部环境隔离的围栏网,在种植区还安装有喷洒设备;在喂食区内设置有若干喂食台,喂食台包括平铺在地面上的喂食网,在喂食网上安装有振动器和喂食灯,在喂食台的侧部的上方还安装有诱虫灯。该养殖场设计合理,养殖方便简单、成本低,通过养殖水池、种植区和喂食区的设置,有效的保证了蟾蜍的正常生长,养殖成活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蟾蜍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还涉及上述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蟾蜍,也叫蛤蟆,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猴子、癞刺、癞疙宝。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则是我国紧缺的药材。
蟾蜍水陆两栖,皮肤布满小孔具有渗透性,外加它们从出生就没有羊膜和壳等结构的保护,致使它们对环境的敏感性要高于其他类群,两栖动物被认为是检测环境变化的风向标。
目前,由于蟾蜍的药用价值高,需求市场大,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蟾蜍人工养殖,但是,因为蟾蜍对环境要求较高,蟾蜍人工养殖的养殖成活率低,缺少一种比较好的蟾蜍养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养殖方便、养殖成活率的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上述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该养殖场包括养殖水池,养殖水池的两侧均设置有种植区,在种植区远离养殖水池的一侧均设置有喂食区,在喂食区的外侧还竖向安装有用于将整个养殖场与外部环境隔离的围栏网,在种植区还安装有喷洒设备;在喂食区内设置有若干喂食台,喂食台包括平铺在地面上的喂食网,在喂食网上安装有振动器和喂食灯,在喂食台的侧部的上方还安装有诱虫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养殖水池、种植区和喂食区的长度相等,养殖水池两侧的种植区与喂食区的宽度之和均与养殖水池的宽度相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所述养殖水池的两侧均设置有便于幼蟾蜍上岸进入种植区的斜坡。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所述喷洒设备包括两端封闭的灌溉管,灌溉管从种植区一端的中部延伸至种植区另一端的中部,灌溉管的中部外接供水管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喂食台之间还留有便于行走的人工小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在喂食网与地面之间还倾斜安装有用于防草的黑色薄膜,黑色薄膜的中间下凹形成便于雨水流出的流水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所述喂食网呈矩形状,喂食网的四周和中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喂食网的长度为150cm、宽度为90cm。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所述诱虫灯通过固定杆安装在喂食台远离种植区的一侧,诱虫灯的高度为30-50cm。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对于以上所述的蟾蜍露天生态养殖场,所述喂食灯和诱虫灯均采用白色LE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县赫泽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东海县赫泽蟾蜍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