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越输电线路用G5A级热镀锌钢绞线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3351.7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9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冯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冠明电力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4 | 分类号: | B21C37/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张立强 |
地址: | 31208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越 输电 线路 g5a 镀锌 钢绞线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热镀锌钢绞线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跨越输电线路用G5A级热镀锌钢绞线生产工艺。本发明工艺过程如下:将原材料盘条进行时效处理同时确保表面不能受到雨淋,腐蚀等破坏盘条表面的问题发生。将时效好的盘条上到鸭嘴放线架上,然后依次通过乱线开关装置+机械剥壳轮+超声波清洗装置+涂硼池+烘干装置,然后进入拉丝机进行九道次冷拉拉丝,压缩率为16.67%~20.99%。接着进行检验、镀锌;检验、捻制。本发明热镀锌钢绞线生产工艺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彻底取消了热处理,酸洗及磷化工艺,生产的G5A级热镀锌钢绞线各项指标完全满足大跨越输电线路用G5A级热镀锌钢绞线的技术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镀锌钢绞线生产工艺技术领域,一种大跨越输电线路用G5A级热镀锌钢绞线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电网是高效快捷的能源输送通道,是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在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关系国家能源安全,而电网建设又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不可避免的要跨越大江大河或海峡港湾。由于跨越宽阔水面的送电线路档距大,许多河流或者海峡还有通航要求,需要特殊设计。需要特殊设计的送电线路称为大跨越输电线路。大跨越输电线路往往是送电线路的瓶颈段,设计预期寿命按50年考虑。大跨越的设计气象条件比一般线路严酷,对安全的要求也比一般线路高,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一处大跨越送电线路工程的单位投资比一般送电线路高达十余倍到数十倍,因此在大跨越送电工程中必须作广泛,深入,细致的工作,优化设计,同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确保大跨越送电线路的经济性,社会性和安全性。我国在1959年建设了最早的长江大跨越输电线路,近20年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现成为世界上输电线路大跨越最多的国家。目前大跨越输电线路主要使用钢芯铝合金导线作为输电载体,钢芯铝合金绞线的导线截面的上限不断突破,钢绞线和铝合金股线的单位抗拉强度不断提高,在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的同时,既能满足绿色环保的工艺要求,又能满足大跨越工程技术要求的G5级热镀锌钢绞线生产工艺就显得更为重要。
同时大跨越导线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大幅度自震动现象,这种现象叫导线的舞动,导线舞动除引起电气故障外,还同时造成螺栓松动,脱落,金具、绝缘子损坏,导线簖股,断线,导线还存在不可避免的微风振动,因此镀锌钢丝的韧性指标要求高。高碳钢丝的总压缩率控制在72%~86%范围内可以得到较好的韧性指标,因此科学合理的总压缩率对大跨越输电线路用G5级热镀锌钢绞线的使用寿命和运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力,总压缩率过大虽然提高了冷拉钢丝的强度,但实践结果表明过大的冷加工硬化现象会影响到钢丝的其他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单位抗拉强度满足大跨越工程技术要求、镀锌钢丝的韧性指标控制在72%~86%范围内、绿色环保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越输电线路用G5级热镀锌钢绞线生产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大跨越输电线路用G5A级热镀锌钢绞线生产工艺,其工艺过程如下:
步骤1:将原材料盘条进行充分自然时效,即在室内存放,确保盘条轧制后存放15天后才投入使用;
步骤2:将原材料盘条吊装到放线架上,然后让盘条头部依次通过乱线开关装置和两组机械剥壳轮以去除氧化皮,然后通过除锈装置除锈;
步骤3:进入超声波清洗装置去除氧化皮粉末;
步骤4:通过涂硼池,涂硼池的工作温度80℃~100℃,涂硼池中硼砂溶液的浓度为280~380g/L;
步骤5:进入烘干装置,烘干装置温度≥80℃;
步骤6:冷却,成品拉拔,采用拉丝机进行九道次冷拉拉丝,压缩率为16.67%~20.99%,总压缩率为72%~86%;该过程中采用密封式模盒冷却方式对钢丝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冠明电力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冠明电力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