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头盔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3576.2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0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慧慧;伍正伦;张智华;程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28;A42B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红阳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头盔 | ||
本发明涉及安全护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头盔,包括防护头盔,所述防护头盔的外表面固定有防护气囊组件,所述防护气囊组件包括固定盒,且固定盒由第一固定片、连接片与第二固定片组成,所述第一固定片和连接片的数量皆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片呈第二固定片的两侧排布并通过胶粘剂与第二固定片粘合固定,两组所述第一固定片的一端分别与两组连接片通过胶粘剂粘合固定,且第一固定片的另一端与防护头盔的外表面一体化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内部固定有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白表面旋合连接有充气筒。本发明具备主动防护效果,具有自动报警与自动定位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头盔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护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头盔。
背景技术
机车具有提速快、机动性高、通过性好与造价低等优点,机车在规范速度内骑行十分安全,但是因为道路障碍等意外情况躲避不急,骑行机车时也常会摔倒,因此在骑行机车时,佩戴好安全护具十分重要。
安全护具种类繁多,有护膝、护肘与头盔等多种类型的安全护具,其中头盔的佩戴尤为重要,因为在发生事故时,头部摔伤会直接造成生命危险,现有的头盔多通过缓冲海绵缓冲塑胶架等防护组件来提高对使用者头部的防护性,但是现有的头盔功能单一。
对此,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693620.0,提供一种多功能头盔,包括头盔主体、护目镜、头盔支撑壳体、护颈圈、第一进气管、固定座、支撑块和第二进气管;所述头盔支撑壳体卡接固定在所述头盔主体内部的空腔内;所述头盔主体卡接固定的安装在所述头盔主体内部下端;所述固定座个数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头盔主体外壁两侧;所述护目镜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头盔主体上端的第一通孔上;所述第二进气管设置在所述头盔主体下端的第二通孔上;所述支撑块个数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卡接固定在所述头盔主体内,且位于所述头盔支撑壳体及所述护颈圈之间。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结构牢固,而且具备照明和摄像功能,功能多样化。
其配备了照明摄像功能,然而照明与摄像功能简单,通过螺丝等通用固定方式将摄像头与照明灯固定在头盔上即可实现这些功能,现有的头盔都能够实现,但是头盔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对使用者进行防护,现有的头盔只具备基本的被动防护效果,无主动防护效果,无自动报警,自动定位等功能,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多功能头盔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头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头盔只具备基本的被动防护效果,无主动防护效果,无自动报警,自动定位等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头盔,包括防护头盔,所述防护头盔的外表面固定有防护气囊组件,所述防护气囊组件包括固定盒,且固定盒由第一固定片、连接片与第二固定片组成,所述第一固定片和连接片的数量皆为两组,两组所述连接片呈第二固定片的两侧排布并通过胶粘剂与第二固定片粘合固定,两组所述第一固定片的一端分别与两组连接片通过胶粘剂粘合固定,且第一固定片的另一端与防护头盔的外表面一体化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片的内部固定有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白表面旋合连接有充气筒,所述充气筒的外表面一体化连接有排气管,且排气管背离充气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固定筒的内壁内嵌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背离固定筒内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撞针筒,所述撞针筒的内部内嵌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背离撞针筒的一端与固定筒的内壁抵触,所述防护头盔的外表面靠近防护气囊组件的一侧固定有透气组件,所述防护头盔的外表面远离防护气囊组件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带组件,所述防护头盔的内部固定有自动报警器,且自动报警器的外表面固定有防护组件,所述自动报警器由一体化封装外壳与集成电路板组成,集成电路板上集成有陀螺仪、树莓派、无线通讯模块与GPS,所述防护头盔的外表面固定有麦克风,所述防护头盔的外表面背离麦克风的一侧固定有警报盒,警报盒内集成有爆闪灯与蜂鸣器,爆闪灯与蜂鸣器皆通过导线与树莓派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近钻头随钻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近钻头无线短传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