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树花饮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3577.7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6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彭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加林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2/44;A23L2/84;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62500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树 饮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树花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茶树花10~30份、白砂糖5~15份、稳定剂0.015~0.03份、抗坏血酸钠0.015~0.03份、水500~800份。稳定剂采用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能够把茶多酚包裹在其中,使其变得稳定,有效的解决了饮料中茶多酚易氧化变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饮料的保质期。茶树花采用特定的工艺加工而成,有效的提高了茶褐素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花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开始追求营养、天然、回归大自然的饮品,因此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传统主流饮料开始不受欢迎,纯果汁饮科、含乳饮料、蔬菜汁、茶饮料等多种品类迅速崛起。其中,天然花卉饮料因具有不喷农药,无污染,原色原味等优点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此外,研究表明花卉中含有芳香物质、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美容、舒缓情绪、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因此采用花卉制作的饮料不仅颜色、香味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具有滋润肌肤、美容养颜和提神明目等多种保健功效,尤其受到女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对于我国种类丰富的食用花卉而言,目前市场上的花卉饮料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花色单一。因此可增加研究开发力度,大力发展花卉饮料。
茶树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属于完全花,两性虫媒花,花冠由5~9片花瓣组成,花瓣多为白色,小部分为浅黄或粉红色。茶树花具有“寿命短,花期长,开花多,结实少”的特点,花芽在6~7月开始分化,一般在9~12月陆续开放,南方茶区温度较高可延长至次年2~3月。
茶树花曾一度被视为茶叶生产中的废弃物,在生产中常常被修剪或任其自生自灭,随着人们对茶树花的深入认识,研究发现茶树花营养丰富,富含茶多糖、茶多酚、茶皂素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和茶叶相似的组成成分,具有抑菌、抗炎、降血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茶树花中的水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茶叶。若将废弃物茶树花充分利用,不仅能促进来年茶叶的增产,而且能解决人力物力等资源闲置问题,增加茶农的收入,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此外更能推动茶产业的发展。此外,茶树花中农残含量较低,与茶叶相比,茶树花更加卫生、安全。因此茶树花非常适合加工成饮料。
发明内容
茶褐素是指以儿茶素为主的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聚合而成的大分子水溶性色素,是一类易溶于水,但不溶于乙醇、甲醇、乙酸乙酯、正丁醇、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的高聚合物质,主要存在于黑茶和普洱茶等熟茶中。近年来,随着对茶褐素的深入研究,发现其具有减肥、降血压、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等作用。研究表明茶树花中也含有大量的茶褐素。
茶褐素含量对于茶树花品质的影响非常关键,如何提高其含量业界并没有有效方法。发明人对于茶树花加工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在发酵工艺中添加特殊酶,可以有效促进湿热作用以及微生物的胞外酶催化作用,使茶树花中多酚类物质被氧化为极不稳定的邻醌,邻醌又氧化聚合形成茶黄素和茶红素,随着发酵过程的进行,进一步与其它物质(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进而能够提高茶褐素含量;在进一步的,在酶解完成后,接种特定的复合发酵菌种,具有易于控制、发酵时间短和防止杂菌污染等优势,能够进一步提高茶褐素含量,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茶多酚从茶树花中溶出后,在水中及其不稳定,容易氧化变质,如何使其在饮料中变得稳定业界并没有有效方法。发明人在加工茶树花饮料时引入了稳定剂改性壳聚糖纳米粒子,能够把茶多酚包裹在其中,使其变得稳定,有效的解决了饮料中茶多酚易氧化变质的问题,从而提高了饮料的保质期。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茶树花饮料及其加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树花饮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茶树花10~30份、白砂糖5~15份、稳定剂0.015~0.03份、抗坏血酸钠0.015~0.03份、水500~80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加林,未经彭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5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