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3678.4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6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焕伟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F24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300 山东省日照市五***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合 离子 产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和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内设有电离箱,电离箱通过抽气管连通有鼓气筒,鼓气筒通过注气管连通有鼓风罩,鼓风罩上端连通有出风罩,鼓气筒内设有活塞板,活塞板连接有第一驱动结构;所述鼓风罩内设有叶轮,叶轮连接有双轴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出风罩内设有圆周分布的雾化喷头。本发明通过设有电离箱、鼓气筒、鼓风罩、叶轮、出风罩、导流罩、雾化喷头、环形管、注水筒和水箱,使得负离子和雾化水在出风罩内混合后排出,保证水合负氧离子浓度和扩散效果;通过设有结构相同且联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保证负氧离子混合的浓度,简化了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合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合负氧离子发生装置采用电气石释放或者高压水流撞击的方式产生负离子然后与空气混合,负氧离子浓度较低,且稳定性差,对于环境净化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包括壳体和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内设有电离箱,电离箱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电离箱通过抽气管连通有鼓气筒,鼓气筒通过注气管连通有鼓风罩,鼓风罩上端连通有出风罩,鼓气筒内设有活塞板,活塞板连接有第一驱动结构;所述鼓风罩内设有叶轮,叶轮连接有双轴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出风罩内设有圆周分布的雾化喷头,雾化喷头连通有供水机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离箱下部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与外部大气连通,进气管端部螺纹连接有防尘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风罩呈喇叭状,出风罩上部嵌套有导流罩,导流罩为尖端朝下的锥体结构,导流罩通过连接杆与出风罩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抽气管与鼓气筒连通处设有第一单向阀,注气管与鼓气筒连通处设有第二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水机构包括环形管,环形管套设在出风罩外侧并通过抱箍与出风罩外壁固定连接,雾化喷头通过支管与环形管连通;所述环形管连通有注水管,注水管连通有注水筒,注水筒通过抽水管连通有水箱,水箱连通有灌注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水管与注水筒连通处设有第三单向阀,抽水管与注水筒的连通处设有第四单向阀。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注水筒的结构与鼓气筒的结构相同;所述注水筒内设有活塞盘,活塞盘连接有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与活塞盘固定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框,移动框为纵向设置的矩形框,移动框内嵌套有牵引柱,牵引柱与移动框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牵引柱固定连接有偏心盘,偏心盘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通过传动锥齿轮组连接有双轴电机的输出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有电离箱、鼓气筒、鼓风罩、叶轮、出风罩、导流罩、雾化喷头、环形管、注水筒和水箱,使得负离子和雾化水在出风罩内混合后排出,保证水合负氧离子浓度和扩散效果;通过设有结构相同且联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保证负氧离子混合的浓度,简化了驱动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水合负氧离子产生装置中出风罩和导流罩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焕伟,未经刘焕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6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造水泥材料的研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母线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