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遥测数据录取装置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3782.3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2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阳;文海;盛德卫;刘方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遥测 数据 录取 装置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遥测数据录取装置及制作方法,其中,该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记录单元、电池及壳体;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螺栓固接;数据采集单元容置于第一壳体内;数据记录单元和电池容置于第二壳体内;数据采集单元、数据记录单元和电池在所述壳体内电连接;壳体为钢材质结构,该装置的壳体采用采用钢材质结构,能够在保证安装精度的情况下适应各种不同环境,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采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遥测数据录取装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导弹在飞行状态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应用在如下场合。一是可以通过导弹飞行状态,评价导弹的质量状态,为导弹的检验验收提供依据;二是可以通过导弹飞行状态,判断故障导弹的失效部位与原因,为导弹故障分析提供依据;三是可以通过导弹飞行状态,判断导弹打靶失败是属于人为因素,还是地面控制装备因素,或是导弹本身的因素,为导弹脱靶原因分析提供依据。如果对导弹进行如上分析,就需要对导弹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效采集,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导弹的相关状态,但是导弹在出膛的瞬间会产出高过载与高强磁场等恶劣环境,而传统的遥测数据录取装置无法承受高过载且过载持续时间较长、强磁场的恶劣环境,无法有效获取发射膛内以及出膛瞬间的环境参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测数据录取装置及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遥测数据录取装置,该装置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数据记录单元、电池及壳体;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栓固接;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容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所述数据记录单元和电池容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记录单元及电池在所述壳体内电连接;
所述壳体为钢材质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所述数据记录单元均包裹于绝缘胶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体表面形成有螺纹,
所述遥测数据录取装置基于所述螺纹安装与待录取数据目标的特定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多个传感器和电路基板;
所述多个传感器集成在所述电路基板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传感器为角速度传感器、冲击传感器及振动传感器的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的组合。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本申请第一方面提出的的遥测数据录取装置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0、将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内;
S200、将容置在第一壳体内的数据采集单元预留好走线槽后通过灌胶工艺包裹于绝缘胶体内;
S300、将所述数据记录单元和电池固定在所述第二壳体内;
S400、所容置在第二壳体内的数据录取单元及电池预留好走线槽后通过灌胶工艺包裹于绝缘胶体内;
S500、通过预留的走线槽将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录取单元及电池电信连接;
S600、将容置有数据采集单元的第一壳体与容置有数据记录单元和电池的第二壳体通过螺栓固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步骤S100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未经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7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火灾场景导航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 下一篇:网络测试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