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车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3879.4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6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叶锦泉;李建坤;赵文迁;刘旭;华迎春;王贤付;袁飞;叶金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3/02 | 分类号: | B60B3/02;B60B2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黄姝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辋为空心圆筒形,所述轮辐为圆盘形,所述轮辐安装在所述轮辋的一侧,所述轮辋包括中间槽和两个胎圈座,两个所述胎圈座位于所述中间槽的两侧,并且所述中间槽的直径小于所述胎圈座的直径,所述轮辐的边缘与所述轮辋的胎圈座处焊接。本发明将轮辐的边缘与所述轮辋的胎圈座处焊接,避让了制动轮廓线的空间,增加了制动的散热空间。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散热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轮辐的长度,从而减少轮辐的应力,减轻车轮的重量,同时提升了钢车轮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钢车轮由轮辋和轮辐通过装配后焊接组成,现有的钢车轮存在以下缺点:
1、如图1所示,轮辋1′和轮辐2′通过装配后焊接组成,轮辐1′与轮辋1′装配在轮辋的中间槽11′处,占用了卡钳包络线B的空间,减少制动的散热空间,轮辐2′的用量较多,受到的应力也较大,需要的轮辐2′厚度偏厚。
2、轮辋1′与轮辐2′为过盈配合,轮辋1′与轮辐2′装配过程中,需要有较大的压力,为了保护轮辐2′和轮辋1′不变形,需要复杂的工装来配合保证,同时需要工装来定位装配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空间大、应力小、重量轻、装配简单的钢车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钢车轮,包括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辋为空心圆筒形,所述轮辐为圆盘形,所述轮辐安装在所述轮辋的一侧,所述轮辋包括中间槽和两个胎圈座,两个所述胎圈座位于所述中间槽的两侧,并且所述中间槽的直径小于所述胎圈座的直径,所述轮辐的边缘与所述轮辋的胎圈座处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轮辐的边缘形成一圆锥面,所述胎圈座对应所述锥面设置有朝向所述中间槽倾斜的导向面,所述圆锥面插入到所述导向面中并且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轮辐的边缘与所述胎圈座之间形成排液通道,所述排液通道沿所述轮辐的边缘间隔布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轮辐的边缘设有多个朝向中心压扁的扁平部,所述扁平部与所述胎圈座之间形成所述排液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轮辋上设有气门嘴孔,所述轮辐上设有通孔,气门嘴穿过所述气门嘴孔和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轮辐包括中心凹盘和外凸盘,所述中心凹盘上开设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外凸盘的边缘与所述胎圈座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凸盘与卡钳包络线之间的最小距离H1为0.1-1mm。
进一步地,所述外凸盘包括中心圆弧部、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所述第一圆弧部位于所述中心圆弧部的内侧,所述第二圆弧部位于所述中心圆弧部的外侧,所述中心圆弧部的高度最高。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圆弧部的半径为8-20mm,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半径R1为20-25mm,所述第二圆弧部的半径R6为150-300mm。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圆弧部的最高点的高度H2为53-54.2mm,所述中心圆弧部的最高点距离所述轮辐的中心D距离为140-143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轮辐的边缘与所述轮辋的胎圈座处焊接,避让了制动轮廓线的空间,增加了制动的散热空间。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散热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轮辐的长度,从而减少轮辐的应力,减轻车轮的重量,同时提升了钢车轮的强度。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现有的钢车轮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38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