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及其在尼龙材料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4803.3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1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欣;刘耀;丁剑峰;夏浙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K13/02 | 分类号: | C08K13/02;C08K3/16;C08K3/04;C08K5/098;C08K5/526;C08K5/372;C08K5/524;C08L77/02;C08L23/08;C08K13/04;C08K7/06;C08K3/34;C08J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铜盐抗 氧化 体系 及其 尼龙 材料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铜盐5-30%,
卤素化合物10-80%,
碳纳米管0-10%,
石墨烯0-10%,
辅助抗氧剂10-75%,
润滑剂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为无机酸或有机酸的正一价或正二价铜盐;
优选地,所述铜盐为氯化铜(CuCl2)、溴化铜(CuBr2)、醋酸铜(Cu(OAc)2)、氯化亚铜(CuCl)、溴化亚铜(CuBr)、碘化亚铜(CuI)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化合物为碱金属碘盐、碱金属溴盐;
优选地,所述卤素化合物为碘化钾(KI)、碘化钠(NaI)、溴化钾(KBr)、溴化钠(NaBr)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与卤素化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1-1:10;更佳地,所述铜盐与卤素化合物的重量之比为1:4-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或硫代酯类抗氧剂;
优选地,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为亚磷酸三(2,4-叔丁基苯)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18烷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硫代酯类抗氧剂为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DLTP)、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醇酯(DSTP)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多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所述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硬脂酸铝、硬脂酸镁、微晶石蜡。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铜盐抗氧化体系在尼龙生产、加工、使用中的应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组合物的添加量为尼龙重量的0.1-2.0%。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为PA6、PA66、PA610、PA1010、PA46、PA6T、PA4T或P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8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药柜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塑料母粒处理装置